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31日

努力构建大慈善生态圈

——区慈善总会二0二0年工作综述

阅读数:1337  

区委书记张笑十分关心全区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慈善救助能力。图为张笑专门听取区慈善总会会长王国权关于慈善工作的汇报。

荣获江苏省第五届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奖,全省96个县(区)中仅4家获此殊荣;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认为“淮安区慈善工作生机勃勃,可圈可点”;

《慈善公益报》在头版连续刊登6篇系列报道,在首篇头版头条配发的“编者按”;

关天培小学被授予首批 “江苏省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

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的慈善人物全省最多。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各项工作异常艰巨的一年。面对重重困难,在区委、区政府科学领导下,区慈善总会攻坚克难,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停步,改革创新谱新篇,把构建大慈善生态圈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实现了全市走前列、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做到了创新工作开新路,特色工作更鲜明,常规工作更出彩。

善款募集走向多元化

从1988年开始,“元旦慈善一日捐”活动13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它是我区建设“首善之区”的响亮品牌,是“爱心淮安”的闪耀标志。2020年,全区元旦慈善一日捐累计募集慈善款1989.14万元,筹募善款量创历史新高。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510万元,救助5560人次。

区慈善总会以“元旦慈善一日捐”品牌活动为引领,创新募捐机制,既立足本地,又放开眼界,面向国内:一是在石塘镇、车桥镇、施河镇和山阳街道慈善分会设立了慈善助困冠名基金;二是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在家乡设立慈善基金。今年在上海善瑜实业有限公司设立了抗疫专项基金;三是指导在淮投资的企业设立助困基金。今年6月3日,淮安天恒房地产公司设立100万元“慈善助困冠名基金”。目前,全区已有冠名慈善基金11个,本金累计达2200万元。

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辟了在线捐赠渠道。年初,经金融部门批准备案,启用二维码扫一扫捐赠功能,爱心人士只需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付款二维码,就可以奉献一份爱心。扫一扫捐赠功能是区慈善总会利用网络平台募集慈善资金的新探索。自扫码支付开通以来,收到扫码捐款132笔,善款20余万元。

慈善救助快捷方便

特困群众提出慈善救助申请,希望能够尽快地得到救助。区慈善总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审批周期,为许多重特大疾病患者及早治疗、保住生命赢得了时间;为特困群众渡过难关提供了便利。

2020年6月,复兴镇渔滨村慈善工作站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了本村拟报请区慈善总会救助的一名脑瘤患者和一名尿毒症患者的名单,请全体村民评议是否同意申报。公示一周后,没有人提出异议,慈善工作站为两名患者填写了《淮安区城乡贫困居民大病慈善救助审批表》,报送到了区慈善总会。当月,全区252名需要慈善救助的人员在月底就收到了慈善总会打卡入账的善款。

当月申报,当月审批、当月公示、当月打卡发放,这一规定在2020年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全区全年仅大病救助就有2791名困难群众,领取救助善款689.5万元。

善款收支公开透明

8月26日,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集团董事长高尚梅委托集团总校长于敏,在区慈善总会、区教育局的见证下,向今年考入普通高校的特困家庭的60名准大学生每人发放了5000元助学金。今年以来,冠名基金每分钱的发放都由基金设立者亲自或授权委托人亲手递交给被救助对象。

区慈善总会对于每一笔捐赠到账的善款,都予以公示。“元旦慈善一日捐”认捐的善款不仅在捐赠现场的大屏幕上一一公示,认捐的总额还要在省市区联网的慈善信息平台、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公布。对于平时的捐赠,及时在媒体上发布。“抗疫”期间接收到的5批善款善物当天就在媒体上告知全区人民。

慈善基层组织健全高效

区慈善总会依据《慈善法》,进一步健全慈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慈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今年6月3日,淮安区慈善总会设立了天恒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慈善分会,并下设锦绣山阳、天恒王府、淮安人家3个物管小区慈善工作站,把慈善救助活动向物管小区延伸进行了有益尝试,更为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探索了新路径,此举在江苏省是首创。8月21日,淮安区慈善总会上海慈善分会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淮安慈善总会迈出了在全国特大城市设立慈善分会的第一步,也是依托淮安商会向省外城市拓展慈善基层组织重要节点。该分会会长张善国表示,将走集中办慈善、抱团办慈善之路,集中大家的力量,共同参与慈善事业,为家乡慈善救助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区慈善总会加大对石塘镇和山阳街道慈善分会指导,努力把其培植成样板,使善款募集方法更加多样化,制度更加健全,操作更加规范,档案资料更加完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全区、全市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慈善基层组织,并拟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在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