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11日

政协淮安市淮安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四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阅读数:1535  

一、2020年提案工作情况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区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意见、建议249件,经审查立案提案153件,并案处理后119件。其中,经济科技、财税金融类提案22件;城市建设、城管交通类提案41件;教文卫体、民生保障类提案34件;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类提案8件;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精神文明等14件。这些提案经过45个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已于当年9月底全部办复完毕。其中,提案所提问题和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80件;正在安排并计划逐步实施的35件;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待解决的4件。提案人对提案办理评价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一)围绕“工业强区”,委员们就实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广泛建言

周其光、翟士斌、黄道剑、王钦、邱文祥、郑文峰等委员持续关注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在推动制造业扩量提质、重特大项目建设、培育企业家队伍等方面建言。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高位督办,区工信局、发改委、经济开发区等单位认真采纳合理建议,并在办理过程中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复工复产等方面,进一步同委员协商交流,汇聚众智,共克时艰;王应黎、卢云飞委员提出优化涉企扶持项目申报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等提案。区工信局为苏盐井神、康乃馨织造、中兴医药等企业争取中央、省市级资金共计2523.86万元。

(二)围绕“文旅兴区”,委员们就大运河文化带、全域旅游、河下古镇建设等积极献策

文教卫三组提出《关于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描绘“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千年古城新画卷的建议》。区委主要领导亲自领衔督办,将全域旅游纳入全区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将各景区移交淮安楚韵文旅集团,推进旅游系统全资源整合。出台多项政策;文教卫二组和孙兵、周士红、张红、孟红萍等委员就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河下古镇保护开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提出建议。区文广旅游局、文旅开发中心专题调研,专项施策,做好项目单体与片区规划衔接整合,打造河下古镇文明示范街区“一环两轴三片区”,河下非遗特色小镇列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三)围绕“产业旺区”,委员们就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等踊跃支招

工业一组提出《关于打造淮安区纺织百亿产业的建议》,契合区委区政府部署,已经决定建设羽绒纺织产业园,正在开展相关规划设计工作。农工民主党淮安区委员会、农业一组和毛益军、刘维忠、韩兵等委员分别从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做强大米品牌、土地股份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区政府先后出台文件,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食味稻米3.5万亩、稻虾综合种养2.6万亩。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个、省级合作社示范社6个。

(四)围绕“生态优先”,委员们就农村环境治理、农房改善、文明创建等出谋献计

 

储兆凤委员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需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区农业农村局、城管局、爱卫服务中心等单位认真采纳,协同推进,全年共改厕1.47万座,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0%。李春中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农民集中居住的建议》,区农房办积极采纳,全年竣工交付农房5957套,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区民政局在办理陈刚委员提出关于铁云路(华西路至纬八路)道路西侧土坟迁移的提案时,迅速完成高速、高铁沿线可视范围内散坟整治。工业三组和马艾林等委员围绕工业垃圾处理建言献策,区政府专题会商,区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积极推进。

提案工作主要做法

一年来,区政协提案工作认真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提办服同时发力,提案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一)加强提案选题引导,树好提案协商靶心

(二)以重点提案督办为抓手,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三)坚持双向发力,广泛凝聚共识

二、2021年提案工作意见

在提案协商“提得准、办得实、督得严”上下功夫,着重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导向,提升提案质量

(二)创新办理形式,提高提案办理效果

(三)利用“智慧政协”,推进提案工作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