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3月11日

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记2020年淮安市劳动模范汪红露

阅读数:1686  

融媒体记者 董彬 徐天魁 陆一飞 郇玉乔 通讯员 万艾兵

他,一心记挂着我区农村电力的充足保障与安全;他,一身所学化作解决我区高温极寒天气企业和居民用电的良方。他走村庄、进社区、访企业,和同事们来去匆匆的脚步化作了农电供应的有力保障,他就是国网淮安供电营业部四级职工、2020年淮安市劳动模范——汪红露。

错峰用电确保负荷控制

保障企业和居民用电

因为工作调动,2017年,汪红露来到我区负责淮安营业部营销农电工作,每周一的早上,汪红露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营业部上班,排查前一周工作不足,布置安排本周的工作任务,这种习惯,已保持整整四年。

保障民生用电是大事,如何合理分配大型企业的供电量,保障企业和居民用电,是电网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去年年底,我区的极寒天气大约持续了两周时间。汪红露和同事们接到极寒预警后,立即采取措施,和工信局、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一起联系了井神、双环、飞翔、共创、苏食等五家重大用电企业,让他们主动错峰、让负荷用电,以保障民生用电稳定。

“通过上门勘查、数据分析,总体考量后,我们建议井神公司利用夜间电价低谷时段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白天峰时段放电使用,既可通过减少峰时用电量降低电费成本,同时储能设备还将作为备用电源,为厂区用电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汪红露说。

错峰用电、夜间储能,这项建议最终通过用户内部方案评审,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合作实施储能项目。汪红露提出的这一储能项目,既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又做到了降低用电成本,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区政府的大力推广。项目方案实施以后,我区很多企业都纷纷响应。

电网改造“默默”前行

迎峰度夏平稳供电

白马湖农场电网是建于21世纪初的中低压线路。随着农场高效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居民电器使用量增大,当时建设的中低压线路线径细、设备容量小,已经不能满足农场发展需要。早在2017年年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与省农垦集团签署协议,明确了白马湖农场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和电网改造“两改”目标任务,用三年时间实现农场地区供电能力、电能质量、服务品质全面升级。

汪红露和同事们根据农场用电实际需求,兼顾农场中长期发展规划,方便各类用户就近接入,满足农场内部机关、企业、居民和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全面改造农场的公共电网资产,建设“一流配电网”。

为彻底解决农场低电压问题,汪红露和他的团队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重新布局白马湖农场电网,共新建和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115.76千米、电缆线路12.79千米,除“三供一业”场部安装箱式变压器外,其余区域全部安装柱上配变。同时向客户发放了“连心卡”,风雨无阻上门提供线路巡检服务,24小时随时响应客户诉求,并推出了“思恩党员服务队”作为应急先锋队,提升95598客户服务水平;三年时间,硬是将“卡脖子”工程变换成了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

白马湖农场电网改造要满足用电户生活需求,要确保农业工业生产正常进行,也要确保防汛平稳供电,多重任务叠加压力下,汪红露和同事们坚持用改兼顾,尽全力让电网改造“默默”前行,既不影响当下的用电需求,又能满足往后长期的用电需求。

“现在的白马湖农场,不仅自然环境秀美,居民家中的老土灶、柴草堆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家用电器,大家烧水做饭都用电。”白马湖农场第一管理区书记陈桂军说。

如今,在白马湖农场职工家属区,高低压线路整齐排列在居民的房前,接户线在套管的保护下安装规范,沿街线路全部入地,变压器表面见不到油污,家属区居民楼新装表计统一安装在集中表箱内。即使在夏日用电高峰期,也依然确保供电充足。

100%电量供应

安全可靠用电时刻保障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确保纪念活动的顺利开展,国网江苏淮安供电营业部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为保障纪念活动当天电源供应,我们淮安供电营业部组建了70余人的保电队伍,强化多点防控,分为电网运行保障、纪念馆现场保电和应急抢修三个小组进行保电。”汪红露说。

为了确保现场用电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汪红露主动联系周恩来纪念馆用电负责人,深入现场检查用电设备、线路等现状,开展夜间测温和线路检修工作。为了做好保障工作,他顾不上吃饭,在供电的7号高压分支箱旁边,现场开起了保电会,充分研究纪念活动的内容安排,根据不同的纪念活动时间和场馆做了详密的电力保障方案。

“身为供电人,无论我在什么岗位,都要有‘100%电量’的动力,还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在前进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汪红露说。

守护岁月通明,灯火万家。在农电工作的日子,汪红露始终勤勤恳恳,扎根一线。在单位,他是“看旗争优”的先进典型;同事间,他是扎根一线的技能工匠和管理先锋;百姓中,他是确保用电的电力卫士,是电力行业的标杆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