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01日
我区“养教结合,银发生辉”获评省老龄工作优秀案例
阅读数:1432
通讯员 徐波 许焕军 王朝俊
日前,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我区老年大学的“养教结合,银发生辉”典型做法获评省老龄委授予的“十三五”时期全省老龄工作优秀实践案例。此次共评选出全省老龄工作优秀实践案例10项,我区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随着老年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区老龄委、卫健委本着为老龄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思维,紧紧围绕“健康江苏”建设,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老年大学等活动平台,创新康养理念,着力培养“有快乐、有进步、有作为”的新时代“三有”老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服务文化养老为己任,实现老年人“有快乐”。区老龄委、卫健委和老年大学把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开门办学,让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上老年人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目前入学人数已达2600多人,多科选修学员3800余人次。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了26个专业70个班,既有书画、诗词、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课程,又有电脑、智能手机、影像制作等现代时尚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各类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讲授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做到有静有动不同形式,有歌有舞不同内容,课上课下不同意境,室内室外不同创意,让老年学员们真正体会到老年大学是“更新知识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延年益寿的乐园”。
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先导,引领老年人“有进步”。区老年大学坚持政治建校方针,以党的最新理论引领老年教育,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学校成立了临时党委,各班级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实现了文化建校与政治建校的有机结合。按照“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办学全过程,坚持每天利用班级微信群转发“新闻早班车”和“三分钟新闻早餐”,每季度一次党课和每月一次时政课,要求全员参与,接受教育,使广大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有力地促进了老年大学健康发展。
以“银发生辉”工程为载体,促进老年人“有作为”。区老龄委、卫健委把实施“银发生辉”工程、开展争当“银龄先锋”活动作为老年大学学员老有所为的实践方式,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服务社会,以支部为单位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参加的志愿者服务队。近几年,经常在重大节日和寒暑假走进社区、乡村、特校、警营、养老院等单位,开展公益服务,先后举办了以送文艺、送诗词、送关爱、送春联、送民法典、送广场舞教学、送文明新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基层活动80余场次。新冠疫情期间,学员们创作近百首(幅)抗疫诗词书画作品及30多篇抗疫报道被国家级媒体发表。以“艺”抗疫举办线上音乐会15场次,为抗疫捐款87232元,20多名学员主动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动。老年学员们的奉献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多家媒体的报道,获得了“全市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