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17日
百岁老党员的平凡人生
阅读数:1549
融媒体记者 杨文龙
在漕运镇戴庄村汤庄组,住着一位名叫汤永余的百岁老党员。他出生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龄。1949年7月入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我是一名退休职工,虽然生活平凡,但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成长的不平凡”。对此,老人很是自豪和骄傲,他经常告诉家人和身边人,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他的人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他现在的幸福生活。他关注党的方针政策、聆听党中央的声音,坚持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和对子孙进行教育。
财务严把关的“红色管家”
1947年10月,读过几年私塾的汤永余被当时的党组织选用担任粮委,负责钱粮筹集工作。由于工作勤快,经手的钱粮账目清楚,1949年5月,经乡干部介绍,光荣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泾河村、戴庄村、泾于村的总账会计。会计掌管着一个村的钱粮,在别人眼中是个”肥差”。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本村的一远房亲戚找到他,想多得些救济粮,被他劝了回去。他说,救济粮是用来救命的,我不能徇私走后门。平时他严格执行财会制度,不合理开支坚决不予报销,干群都戏称他是“铁算盘”“红管家”。
1973年至1985年,汤永余担任公社水利站总账会计。他对站里的财务实行规范管理,对每个水利工程从实施和竣工建立一本台账,对水利物资登记造册,集中管理,防止流失。1984年临近退休时,一名乡干部到水利站要一根钢筋做衣架,汤永余从仓库拿来后当众称了一下重量并记账。搞得那位乡干部不好意思白拿,只好当场掏钱买下。
工作讲原则的“铁面书记”
1963年到1973年,汤永余担任戴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任大队支书10年时间里,他带领干群战天斗地,苦干实干,开挖了两条2公里长的灌溉渠,开垦了400亩荒地,全大队粮食产量翻番往上涨。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要提起老汤书记,不仅夸他是个实干书记,更称赞他是个不讲私情的“铁面书记”。
现年81岁的大儿子当时在生产队任副队长,大队干部想介绍他入党。汤永余得知后说,他思想认识不高,入党条件不够。二儿媳生小孩,家里缺少布票,二儿子找到大队会计要了5尺布票。汤永余听说后把大队会计训了一通,回家责令二儿子把布票退回大队。他当了几十年的乡村干部,7个子女没有一个沾光安排工作的。
生活有规律的“长寿老人”
1985年,汤永余从水利站退休回乡。他淡泊名利,过着平淡的晚年生活。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一日三餐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80多岁时每天在村庄走一趟,呼吸新鲜空气,看看乡村风景。都101虚岁了,老人仍然耳聪目明很健谈。
汤老平时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了解国际国内时事。闲时还学党章,读报纸。退休后经常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98岁时还随村支部到周恩来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
百年成长,百年见证。老人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祝愿国家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