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9月07日

父亲

阅读数:1128  

邱家均 邱家玉 邱家宽 邱家洋

我们的父亲邱继永是普通的农民。他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勉,待人谦恭,与人为善,在人间尘嚣中永葆气定神闲的坦然姿态。

上小学的一天,我们放学刚踏入家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人正在我们家邻桌上吃饭。父亲让我们跟这位老人打招呼,我们却一声不吭地扭头离开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位老人是个乞丐。父亲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他时,老人已经饿得走不动了,于是,父亲把这位老人搀扶回家,请他吃饭,临走时还送他几件旧衣服,从条台底下拿几斤茨菰给他回去吃。

“与人为善,仁厚以行”是父亲的人生境界。父亲之行为,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针对我们年轻气盛、遇事欠冷静,时常用典故来启发教育我们。父亲面对周围的说三道四,淡然处之,不予理会,始终坚守着他特有的品格。

父亲一辈子辛苦勤劳,可以说,吃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带着我们去田间劳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没有挣钱的门路,父亲选择了又苦又累的罱泥、拉犁及木工等农活,我们在中午时和大人们一样喝稀饭。听妈妈说,因为父亲操劳过度和营养不良,他不到40岁时,就得了夜盲症。妈妈说,唯一的补充营养就是水乡长的茨菰,家里经常用茨菰擦粉,供他补身体,茨菰帮助父亲眼睛的夜盲症有所好转。夜盲症严重时,父亲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每天日落后,需要人搀扶回来。他回家后也不好好休息,还在那昏暗的小煤油灯下,编织草鞋,有时还编织柳筐以供家用。那时天气特别冷,他的手脚因劳作露着一道道血口。

父亲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家里有时揭不开锅,只要来亲戚,就是借也要热情接待来客。他常说:“过日子不能不省,来人不能不招待。”他尽管性格爽直,但从不记仇,对打骂过他的人给予粮食支援,撑小船行八九里水路送人到医院看病。父亲要我们多吃苦,学一技之长。因此,我们从幼年时就学会了编芦苇席、编柳筐、种蔬菜、学割麦、割柴、捞水草,采茨菰。

当年学校每周一次作文,我们只能在上学的路上打好腹稿,到教室里一气呵成,一次成文。工作后,我们牢记他老人家的话,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总结思考,有一点心得体会就记下来。特别是走上行政岗位以后,我们能适应新的环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能胜任新岗位的管理者。

父亲常对我们说:“你们男伢子就要像男伢子样,人什么都能软,骨头不能软。”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老四腿残疾,他做到身残志不残。父亲的性格教育和影响我们一辈子。1963年冬天,家均去当兵,母亲见儿远行,依依不舍在家流泪。父亲见家均没把手套带走,就步行10多里将手套送到公社(镇)给他。父亲不停地用那双异常粗糙的手摸着他穿在身上那套崭新的军装,竟留下了泪水。父亲饱含深情地说:“要上进,任何时候都要把部队里的事情做好;要知足,任何时候都要珍惜部队的好日子;要厚道,任何时候都要做好事、做善事……”车子开动了,父亲追了很远。

父亲离开我们已50年了。但他音容宛在。他的言行、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