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9月25日

我区召开老城有机更新方案视频交流会

阅读数:1613  

融媒体记者 潘健 于伶

9月24日上午,我区召开老城有机更新(复兴)方案视频交流会。区委书记张笑强调,要以系统观念稳步推进老城有机更新,不断优化完善各节点方案设计,把项目打造成历史地段保护的探索示范和历史地区保护的实施样板,充分彰显淮安区生态美、居住美、产业美和人文美。区领导王锐、朱书文、李晓旭参加会议。

会上,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汇报了老城有机更新(复兴)方案及老西门大街改造设计初步方案。与会人员结合实际,就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方案的修改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笑指出,老城有机更新是顺应城市发展形势,满足群众期盼的重要民生实事。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按照市委书记陈之常在我区调研时提出的“在打造城市特色名片上有新亮点”的要求,把硬件基础建设好,把软件配套提升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老城焕发新活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充分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在优化城市功能的同时,展示老城区的街巷记忆、空间布局和生态美景,按照现有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细化。

要结合“百里画廊”建设工作,突出核心区域打造,将“四湖一垠一镇”为重点的7.4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打造成历史地区保护的实施样板。突出生态、注重业态、讲究形态、保持常态,推动实现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与老城复兴的有机衔接和整体协调。

在听取老西门大街改造设计初步方案汇报后,张笑强调,要系统梳理,立足实际,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功能明晰、协同发展的格局,全面提升老城功能品质和宜居水平。要盘活存量,最大限度保留老西门大街的街巷肌理,留住城市记忆、彰显城市温度。要延续老城历史文脉,精心修缮各类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努力讲好老城故事。要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不断强化老城区自我造血、自我更新功能。各级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分工明确,加强沟通衔接,尽快完成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力度。

老城有机更新(复兴)规划范围北至翔宇大道、南至涧河、西至城西北路与清安河、东至楚州大道,总面积约7.44平方公里,包含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淮安历史城区与河下街道。规划总体空间结构主题为“湖渠链古今运河都、轴带串一镇三联城”,包含主客共享轴、文化传承核、魅力功能区、运河文化带、历史探访路、文化绿地网6个元素。综合考虑社区管理、文化传承、空间特点等因素,将老城划分为河下、夹城、新城、勺湖、瞻岱、月湖、楼东7片更新单元。从城市功能提升、历史文化传承、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和道路交通改善等方面来开展老城有机更新(复兴)。目前,规划编制单位正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方案,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