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0月12日

我是赫本的“妈妈”

阅读数:1865  

潘艾芹

我是赫本的“妈妈”,不是亲妈,也不是继母,那我又怎么是赫本的“妈妈”呢?好奇了吧,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

这一天,安稳有序,一切如常。但是生命中,却从此多了一份责任,这是我与赫本相识的第一天。读完信件我了解到,赫本是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她的母亲是智障人,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她父亲肩上。也正因为如此,从小她就是身边人嘲笑的对象,对她来说,“妈妈”是她最怕触及的疼痛。

起初对我而言,帮扶贫困地区的孩子,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只是自己一直期待着在繁华的都市中,心灵世界获得一份给与的满足和皈依。

因着这份情缘,我和赫本相识了。我常常会给赫本寄一些衣物和书本,当然,经济上的支持也总是让这个孩子再三道谢。赫本的诚恳,写进了信封里;赫本的善良,印刻在字迹上;赫本对我的崇拜和期待,也伴着时间而加深。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成了赫本的“妈妈”,赫本总是“妈妈”“妈妈”地叫着,我似乎也很享受这样的称呼,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爱,更是赫本对我的信任和托付。

2014年秋天,是我与赫本第一次见面的季节。我仔细照了一眼镜子,迈步走向车站。在川流不息的出站口,第一眼看到赫本,我心头莫名地一阵疼惜。赫本一米五出头的个子,面容清瘦,身体柔弱,眼神胆怯,严重缺失同龄人该有的活泼和朝气。短暂恍惚后,我猛然清醒,这就是赫本,一直在书信中喊我“妈妈”的孩子,我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她,也抱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爱。

四年后的一个冬日夜晚,我翻阅着与赫本在大学期间的微信,QQ聊天记录,每一条都饱含着“母女”之间的温情。赫本大学这几年,从来没有要过我一分钱,每次给她钱的时候,她只回应着“妈妈,我有钱!”其实我知道,在大学节假日期间,当赫本的同学们在游山玩水或享受着假期惬意的时候,她在默默地勤工俭学,每一滴汗和每一分努力,都只为了让我更加安心和放心。感慨了许久,想到明天赫本就要来到一家离我很近的私企上班了,这让我感到兴奋不已。而我这名“妈妈”,仍旧对她“碎碎念”,或是督促她晚上要注意学习,参加一些技能考试和培训,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又帮她报名考驾照。当然了,离家近的好处便是逢年过节我都会带赫本来到家中,让她尽情地感受家人的温暖。

如今,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很庆幸我认了这个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因为这个女儿,我深深体悟到做为一个母亲不一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