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02日

我区组织收看市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编制汇报会

阅读数:781  

融媒体记者 潘 健 于 伶

10月30日下午,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编制汇报。市委书记陈之常强调,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关键举措,是我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落地的具体行动,全市上下要从政治和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这项工作,聚神聚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深入思考谋划,扎实有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史志军作具体工作要求。市领导赵正兰、李森、顾坤、王红红、赵权、韩文军出席。会议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森主持。区委书记张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素娟,副区长李晓旭在我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陈之常指出,专题听取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编制汇报,就是要对市委确立的目标进行重点重抓,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同时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标准和重点任务,系统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后,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对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进行了整体思考,特别是各县区对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带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了初步谋划。从这次规划编制情况来看,市级层面规划较之前纵深拓展,体系相对完整,要抓住关键,进一步健全完善。各县区要结合自身特点,扎实做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城乡空间治理、文化底蕴挖掘、河湖水系治理等工作,将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陈之常指出,要着力抓好重点性、全局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强与实力强的市场主体和高水平团队的合作,系统谋划推进落实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要认真研究建设主体选择等问题,做好政策集成和资金统筹等文章,充分发挥市场撬动作用,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各县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联动协同作战,真正打造出一条具有完整体系的“百里画廊”。市大运河办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实现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有机衔接和整体协调。  

史志军指出,要浓缩特色亮点,综合考虑人文底蕴、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发挥,形成更加清晰的落实举措。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防止内容泛化、项目同化,彰显各县区的个性特色。要抓住关键,做好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定好标准,建成连廊,导入项目,抓好重点,促进繁荣,环环相扣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要统筹好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乡村振兴、资金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产生最优的经济社会效益。

会议通过云视讯会议系统召开,市大运河办汇报了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建设推进情况,省规划设计集团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大运河“百里画廊”市级战略规划编制情况,各县区汇报了大运河“百里画廊”所属区段规划建设推进情况和专项规划主要内容。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抓好我区大运河文化带“百里画廊”规划编制工作,张笑指出,要聚焦市委市政府赋予淮安区的使命任务,在全市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的整体框架下,立足目标定位,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淮安区规划编制工作。要精细谋划,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独具淮安区特色的资源,在文化植入、产业导入、生态打造上凸显“总理家乡”“漕运之都”等特色元素。要做好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水利、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各个专项规划的有机融合、整体衔接,更好发挥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作用。要围绕全市规划定位,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优化细化方案,使方案的系统性更加鲜明,特色性更加显著。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突出重要节点项目、成熟项目先行,统筹推进,精心勾勒描绘淮安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充分展现淮安区古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