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07日
区公共资源交易全面进入“不见面”时代
阅读数:837
通讯员 耿 熹 张恒曼
近日,我区首个政府采购单一来源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项目、首个水利工程不见面交易项目相继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成功。至此,我区建设工程、水利工程、政府采购项目已全面实现“不见面”交易,标志着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全面进入“不见面”时代。
今年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扣“放管服”改革主线,以提升交易服务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公共资源交易“点线面”,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织密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截至目前,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88个,交易额突破33.5亿元。
定位“落脚点”,让交易服务在“点上扎根”。该中心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为民办实事与优化营商环境、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乡村振兴帮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列出具体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工作计划,落实定时问效,定点校验成果,力求将“行动计划”变为工作人员“行动自觉”,将“实事清单”变成服务对象的“满意清单”。该中心围绕招投标行业法律法规、业务工作流程、服务常识等业务知识,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讲堂,提升服务水平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穿好“连接线”,让政企连心在“线上开花”。该中心精准助企纾困,通过组建服务企业联络员队伍,延展服务至标前标后,今年以来累计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上门走访、电话咨询服务和远程业务指导千余次。该中心积极推广电子保函应用,截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人线上使用电子保函1861家,占总投标人数54.1%,累计释放投标企业现金流4.14亿元。中心严格落实“每周一电”投标保证金电话跟踪提醒制度,对超过退还时间,代理机构还未申请退还的投标保证金,采取电话提醒等方式,督促其尽快提交退还手续,降低投标企业资金占用率,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已累计清退各类保证金1640笔。
拓宽“服务面”,让民生实事在“面上结果”。该中心积极拓展“不见面交易”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办事不见面、政策不脱节、服务不打烊”。各类项目电子化率均实现100%,工程建设全流程“不见面”率100%,政府采购全流程“不见面”率93.33%。中心聚焦民生实事,为确保乡村振兴、教育民生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行动指南,以标准化、智慧化、简易化作为抓手,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受理,真正做到为重点项目“加速度”“减流程”“乘效率”“除隐患”。今年以来,已确保“淮安医院新院”“淮安区苏嘴镇人民政府新品西瓜展示选育及特、优、新蔬菜栽培示范基地”等9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完成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