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08日

我区搭建技能提升平台 为产业工人赋能

阅读数:1329  

通讯员 李正国 樊会彬 秦志贵

徐媛媛 卢克余

近年来,我区按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紧紧围绕“技能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自主培训、工会推动交流等举措,为产业工人赋能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促进产业工人快速成长成才。

部门引导推动,校企合作搭平台。在推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过程中,区人社、教体等部门积极引导规模企业,与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淮阴工学院等院校联手办学、办教、办培训,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培养。其中,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与淮安开放大学、淮阴工学院等院校合作设立了“共创班”,为企业实施“订单式”定向培养。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与常州纺织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研发能力,激发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区教体局引导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主动对接我区“3+3”产业体系,按照企业需求,新增了分析检验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幼儿保育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4个专业,有效加大全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力度。

建立评价体系,企业自主抓培训。在产改推进中,区人社局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指导规模企业结合岗位生产实际,开展技能人才等级认定。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自办“实训工厂”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该项目荣获“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创业优秀项目”。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与常州纺织学院合作,建立“康乃馨商学院”,采用外部聘请专业教授与内部选拔专家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培训职工1000多人次,其办学模式多次在全省纺织行业产改推进会上交流分享。近年来,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先后有545人参加职业技能认证,认定高级技师65人、高级工445人。

工会架桥铺路,学习交流见成效。区总工会全力搭建好职工获取信息、提高素质、提升技能的网络学习平台。除了依托电子职工书屋、开展“线上线下”学习之外,还与区人社、住建等相关单位联手,聚焦全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岗位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同时,采取结对共建带建新模式,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建成各类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匠)工作室和女职工(女劳模)创新工作室31家,取得创新成果200余项,成果转化320余项,经济效益超亿元。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800余人、培训带动职工提升技能9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