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9日
区人大
精准“把脉”查弱项 瞄准短板开“良方”
阅读数:751
通讯员 蔡 菁 徐 溪
“请问招商服务中心,今年如何在推动重特大产业项目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取得突破?”
“列统工业企业配置方面,工信局将如何提高优质制造业占比?”
“据我所知,有的项目规划调整至今没有到位,直接影响项目投产,请问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如何尽快解决?”
……
这是日前区人大常委会“代表随时问”活动现场,与会代表正在进行“辣味”十足的问询。开展“代表随时问”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建功主题活动,把握主动性,注重灵活性,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最大限度发挥代表作用和监督叠加效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
精选议题,重点聚焦短板弱项
当前我区正处在以“四大工程”为统领、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建好全市展示“象征意义”窗口的关键时期,区人大常委会瞄准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质态,对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指标逐项量化,筛选出在全市排名较后的重特大产业项目的招引、开工、竣工等三项短板指标,深入剖析落后原因,在新培植工业企业质态、项目帮办服务效率等方面寻求突破,要求区工信局、财政局、审批局等职能部门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补短板强弱项,助推重特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区情实际
按照淮安区委印发的《2022年度全区重特大项目攻坚实施方案》,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深入部分项目建设现场、部门单位和街道社区,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交流、个别走访等形式,收集到我区重特大项目的招引、开工和竣工三项指标均处于落后位次,招引成效不够明显;新培植列统工业企业质态不够好,无法起到支撑和带动税收增长作用;土地征收、用地审批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困难,帮办服务效率不够高等制约发展瓶颈的问题,理清了部门责任清单,为“代表随时问”提供全面准确的素材支撑。
代民发问,直击项目问题症结
在“代表随时问”活动现场,既有红脸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油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代表们根据前期走访调研了解的问题和征集的意见建议,结合会前实地察看,就项目建设中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区财政局、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农业农村局、招商服务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进行问询。代表们问出疑惑、问出要害、问出责任,应询者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承诺。通过问答互动,既发挥了人大代表知政、问政、督政的作用,也帮助和促进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问题产生更深刻清晰的认识、对解决问题产生更强烈的责任感和更明确的方向与办法,达到了共同推进工作的目的。
跟踪督办,全链条保障成效落实
“问询之后莫忘落实,唯有有效转化‘代表随时问’成果,才能确保项目倍道兼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启新召开问题整改跟踪督办会,对重特大项目招引、开工、竣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邀请委员和代表分小组、分阶段赴企业到部门,随时了解和掌握问题整改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兑现应询承诺,强化要素保障,提高用地效益,加大财政资金引导,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防止意见处理流于会议、流于口头、流于形式。同时,引导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持续投身市人大“惠民生、助发展”履职建功主题活动,深入企业、推进项目,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建言献策、监督推动作用,助纾困促发展,以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助力促进重大项目突破成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跨越发展动力增强,全力支持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快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