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16日

一盏心灯

阅读数:783  

杨志艳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一盏灯,终其一生竭尽全力照亮与庇护着他们,让孩子从无限依恋长成自由独立的个体,父母总是在扶持与放手之间万分纠结,直至耗尽最后一滴油,苦撑的灯终于在某天枯竭熄灭,无法亮起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昨日还是小树苗的孩子今日已长成参天大树,从前还在父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一晃比他还高出了半个头,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狂风暴雨,渐渐长大的孩子已不再借父母之光,他们执拗地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去走专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宛若置身在沙滩上的人抉择千万条通往不同方向的路。

犹记小时候长辈们问自己的成绩时,如若考差了我定会怯懦不已,可现在的孩子似乎颇具个性与狡黠。闺蜜家有个男孩子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被表舅当众问分数,本以为孩子会老老实实地回答长辈的关切询问,可孩子压根儿都没打算告诉这位表舅,他不答反问表舅今年挣了多少钱,于是大庭广众之下的表舅就略显尴尬了。不过这位开明的表舅立马心领神会,一边忙不迭地给孩子夹菜一边体恤着说读高中三年很辛苦,现在终于可以有时间放松了,孩子也还算有礼有节地回敬着感谢,一场家庭宴会在大人们的说说笑笑声中结束了。

回家后孩子被父母问及为什么对表舅不答反问?而他给出的答案却是:我为什么要告诉别人,薪水与分数一样,都属于个人隐私,除了父母以外,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真没必要告诉。再说他们对我也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教育投资,我为啥非要拿出来晒?然后还要遭受他们七嘴八舌的品头论足一番,我就是要让他们无法得逞!那掷地有声的模样简直把闺蜜都给惊着了,听着孩子的言论,她竟然无力反驳,在那一刻内心充满着深深地惆怅与纠结,并且还油然而生出一种理穷词尽的挫败感。

有一次我给孩子送餐,偶遇一位家长,她说她家孩子是复读生,去年花5000元请专业人士填报志愿,但最终没有被985大学录取,所以决定让孩子再读一年,以期能考一个好的分数,并且她还说考不上985多没劲呀!时下的孩子就连谈恋爱都是211找211大学毕业的,985找985大学毕业的。一时之间我的自卑感袭遍全身,我觉得自己不配跟如此优秀上进的学生家长走在一起,迈动的步伐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可是转念我又开始自我安慰起来,脑海里依稀浮现出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杂志,有位作者如是写道: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地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好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雨露,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龙应台在《目送》中也曾经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大众眼里的学霸与学渣不过是俗世中的人们恣意地给孩子们贴标签罢了,少年原本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只因他们是茁壮成长的阳光少年,只要脚踏实地肯努力,未来就会有无限的可能,千万不要因为成绩的高低而自惭形秽。所以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为人父母,只需当一盏灯,保持照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