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5日

千世光阴,一夕梦回

阅读数:412  

1200年前,白鹿洞坪地上,满腹经纶的王贞白端坐在风雨斑驳的唐诗里,一脸沉静。那时的唐朝,远处狼烟四起,兵戈铮响。一阵风起,暮春的细雨洇过砚纸,一颗少年雄心伴着琅琅书声,沿着烽烟的方向飞翔:“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从此,一座城池与一个诗人,一起徜徉在光阴里,翩若惊鸿,穿越千年。

广丰——“中国光阴之城”,我与她邂逅,是一个烟雨迷濛的冬天。

这是一个让人在浪漫时空里容易迷梦沉醉的地方。不消说这里三省交界,江南丘陵,“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不消说千年封禁的铜钹山,奇山秀水,满目葱茏,霓裳羽衣,风情万种;不消说处处都是像着了火的丹霞地貌,六石岩“出双山,望六石,六石磊磊”,真不愧“一座山峰一扇屏,一泓清泉一部琴,有声诗与无声画,尽在六石峰中寻”;不消说不经意间与“江南天池”九仙湖撞个满怀,一池幻影,一池碧波,让你如临仙境;不消说曲径折道、斜坡陡壁之后,与巨石高耸、断崖削天的白花岩不期而遇,让你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地合……沐浴着这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仿佛漫步在天然氧吧里,心肺像涤洗过一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如走进传说中的“绿色天堂”。

我们是黄昏时分抵达一个叫东阳龙溪的地方,那时天空放亮了许多,只是依然飘着细雨,仿佛这雨是追随我们而来。下车伊始,我便听到了水声。一座四墩三孔的古老石拱桥现入眼帘,穿孔而去的是一条清澈碧澄的溪水,犹似一条蓝绿相间的飘带,又如一条游龙,向着远处的村落蜿蜒而去。所谓龙溪便得名于此。此刻我撑着一把雨伞顺着溪流而行,天上的雨水细密而下,河里的流水淙淙作响,仿佛置身“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行》里,心境顺势涤荡开来。这里已是江西的最东边,同时与浙江毗邻,赣山浙水,日出东阳,梦回龙溪,享尽了风水灵秀的滋养,一个古老神秘的村庄竟然憩息在这龙江深处已达600余年。

寻得了一条河,就如寻得了龙脉。有了龙溪的润泽,村落的经络一下子打开,村巷交错,四方纵横,水网密布,井然有序。云翳缭绕、绿水环抱中,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星罗棋布。祝氏先祖迁居开族,在这条河的润泽下,繁衍绵延历久不衰,这也算是奇迹。

不远处,河岸边芦苇掩映的地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水碓磨坊,急流激起的浪涛推动着硕大的水轮转动,碓木和碓锥起起落落间,与青石臼相击,发出咚咚的闷响。水碓磨坊,集砻磨碾榨四大功能为一体,是旧时用来舂米、磨面、榨油的,这里曾是赣闽浙三省交界乡亲加工粮油的首选地,可以想见,这巨大的碓车像是承载着小村繁盛不息的巨轮。这撞击的声响,曾让小村的仓禀变得日益富足。如今,喧嚣退去,空空地转着,也只为了向世人细细诉说一个村落的前世今生。

脚下的土地依然春耕秋播,依然春华秋实,这一切不仅已与水碓无关,还与不远处农耕文化馆里的每一件器物无关。破旧的编篓、箩筐,已背不动稻谷;生锈的刀锹、斧铣,已翻不动农事;褪色的各式水桶,盛不下一滴甘甜的滋味。这些农耕的工具和曾经的生活用品,都在玻璃罩里展示着,与我们的目光对视着,在光阴的座标上离我们越来越远。

循着河流的方向,我们的目光继续向古村的纵深处游弋。村落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走向布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处处体现出“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穿过青砖灰瓦,穿过五岳朝天封火墙,穿过雕梁画栋,穿过曲径幽巷,我们依次参观了香火空灵的水仙阁,美轮美奂的祝氏宗祠,气势恢弘的文昌书院,四面邻空的江浙社。耕读传家、重教尚学的族规家风,让这里的一切变得安静淳朴,变得文气盎然。谁曾想,一个弹丸之地,3000人口的小山村,竟然硕士、博士、教授、科学家、作家、画家比比皆是,科级以上干部竟达百人之多,这在全国也是罕见其匹。

我们一行人从“龙江桥”上进村而来,现在从“木勺井”旁迤逦而去,我突发奇想,觉得这里就是我梦里向往的故乡的样子,因为馈赠我太多的不舍与依恋。临上车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一条寻根之旅,一条文脉之旅,一条乡愁之旅。当地人正在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愁文化园。而我陷入了沉思:外面的世界着实很精彩,如今许多年轻人纷纷走出了村落,走出了大山,这是时代进步的潮流,似乎无可阻挡;但他们走后,留给村落的是什么?空巢的老人,留守的孩童,斑驳的陈迹,遥远的记忆,试问若干年后,还有多少人能记住乡愁?

上了车,我们在等着后面掉队的文友。这时候,雨终于停了下来。回望间,突然,一幅画面跃入眼帘,让我一下子激动不已。远处空旷的田野里,一个女子,身披一条红色的围巾,举着手机,对着村落的方向在拍摄。黄昏偌大的旷野里,仅有她一人,而且色彩搭配极其鲜明:黑色的外套,红色的围巾,绿色的田野,枯黄的草垛,以及远方白墙黛瓦的民居。这样的画面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这是远方归来的游子,还是即将离去的游客?她是想把乡愁摄入镜头带走,还是让漂泊的灵魂梦回故里?

此刻,有一种顿悟袭来:其实不仅她在画里,我也在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画里。“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不必嗟叹,不必悲悯,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故乡。走过千山万水,千世的光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客,岁月不移,宠辱不惊,唯有感恩,唯有珍爱,才会让梦找到栖身的家园,才会留住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