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07日

没有根的文学走不远

阅读数:681  

赵日超

王宗仁是著名作家。《藏羚羊的跪拜》就是他扎根青藏高原写作60年的代表作之一。他还一直坚持书写高原军人和藏地牧民平凡而独特的生活,被广大读者亲切地称为“昆仑之子”。他的创作之道和创作秘诀可以使人从中受益。

1939年,王宗仁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县的长命寺村,一个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高原上的小村子。上四年级时,他在乌老师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封拆开的《陕西日报》社寄给乌老师的退稿信。多年后,这篇《算黄算割又叫了》的退稿给了他启迪。让他迷上了写作。在扶风初级中学上学时,王宗仁又遇到王瑞祥老师,王瑞祥老师吸收王宗仁等 3 名同学入文学社,带领他们办墙报、下乡采风、开品稿会,使他进一步接触到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

1953 年,14岁的王宗仁将自己的处女作《陈书记回家》寄给《陕西文艺》。该文讲述了一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生动故事,故事取材于田间地头和乡亲们的攀谈,此稿1955年发表。多年以后,《中华文学选刊·少年写作版》要选作家处女作,当编辑看了《陈书记回家》后惊呼说,这哪像14 岁的孩子写的东西,太老练了!

1958年,王宗仁入伍到青藏高原,这里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王宗仁入伍后在汽车团当驾驶员,开着从德国进口的载重 6.5 吨的大汽车,每年至少六七次翻越海拔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于甘肃、青海、西藏之间,穿梭在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之中。从1958年到1964年,他在藏地整整奔波了7个春秋。其间,他创作的散文、诗歌,先后发表在《人民军队报》《高原战士报》《解放军报》《青海湖》《人民文学》上。散文代表作《考试》,1964年2月8日在《解放军报》发表后,获得原总政治部第一期征文优秀作品奖。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记录着王宗仁120 多次翻越的经历。长篇报告文学《青藏线》是他的心血之作。他用了50年时间搜集素材。这部波澜壮阔的作品,深情地讲述了以慕生忠将军为首的“天路”开拓者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塑造了一群铁血硬汉的传奇,重铸了一个现代英雄的神话。为了把慕生忠将军写生动,他先后整整搜集素材50 年。《藏羚羊的跪拜》是一篇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散文。笔下的藏羚羊为了保护它的孩子,竟然给人下跪。但是猎人最后还是把藏羚羊杀了,杀了之后他觉悟了,扔掉了自己的猎枪。

2014年,王宗仁为我的散文集《窗外风景》作序,在上海的《文学报》上评论我的散文集,用他的话说没有根的文学走不远。他认为文学和新闻是拉在肩上的“两套马车”。在挖掘每一个新闻典型的同时,都要把它写成一个报告文学作品,这就要求在采访环节搜集更多更翔实的素材。他先后采写“川藏线上十英雄”,曾在全军、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

说起和平年代长眠在青藏高原的部队官兵,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眼角湿润,不由哽咽。有人说,他的作品,离不开女人与死人。用他的话说:“田野上开满了鲜花,鲜花被美丽的姑娘摘去了,美丽的姑娘到哪里去了?美丽的姑娘被士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里的士兵到哪里去了?士兵的坟墓上开满了鲜花。”坟墓上的鲜花,是最悲壮最有生命力、最能鼓舞人、最给人力量的。

一部好作品,不光靠作家的学识,对生活认识的深浅程度,还要看作家综合素质。作家应学点逻辑学,要有自己的生活记忆,必须有一块根据地,属于自己的“三分地”。作家要有两个“翅膀”,一是对生活的感悟,二是对生活的联想和想象。这三分地,其实也是文学的根。他说他曾多次到旬阳县的蜀河古镇采集民歌,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要在这三分地上以发现的眼光,在阴暗的地方,甚至是黑暗的地方,找一个洞口看到光明。”他举例说,在北京很多人反对他老写青藏高原,当然,他也有写着写着就写腻了的感觉,写着写着就停下了,或者写重复了。后来他认识到自己千万不要停下来,要往前走,要读书,要思考问题,千万要记住文学的根在自己的脚下。

王宗仁老师忠厚正直,品德高洁,任着丰富的写作知识和人生历验,他采写宣传了军队的十个重大典型。其中当代大学生的楷模张华,成为中华民族一百个英模人物中的一个。他说,作家首先要走进生活,因为它是原始的,是创作唯一的源泉,然后要走出生活,超出生活,超出后才站得比较高,才能认识生活,全面看生活。20世纪90年代他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书近三十万字。之后他认识到没有根的文学走不远,写作要写自己能写的,熟悉的,写自己身边的小事,小事虽然非常小,但人性的光辉在所有细节里都可以闪现,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可能会映射出人世间的大爱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