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4月02日

从拾烟蒂看城市文明

阅读数:778  

本报记者 梁文龙 冯浩亮

《淮安区报》社的包干路段位于永怀路到樱桃园路之间的梁红玉路,长度在1000米上下。作为报社的记者,多次被派往这一路段执勤。执勤时尽管要维护沿线秩序、规劝经营户不要内店外开,还要防止乱贴乱挂、清理小广告、清扫沿线垃圾等。做这些事并不难,因为广大市民在巩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和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上,是积极配合的,凡善意的提醒,市民们都能做到,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劲。

然而,有一件事让执勤者伤脑筋,也让记者纳闷:为什么总有扫不完的烟蒂?

执勤时,我们基本上每小时巡查一遍。记者专门拣拾烟头,看每小时到底能有多少人随手扔掉烟头。

这一次,记者共从沿街店铺门口、人行道、慢车道、绿化带和快车道拣拾烟蒂598个。绝大部分烟蒂因“死”在绿化带中或夹在水泥砖缝里时间太长,经过日晒雨淋或无数次践踏,或泛白或变形或已无全貌,基本无法辨认是什么品牌。

尽管辨认有点困难,但113个“新鲜”的烟蒂还是一目了然的。

记者对这些烟蒂进行了分类,一类为“九五之尊”、“熊猫”、“黄鹤楼1916”、软“中华”、“苏烟”等品牌,有17个,每包烟的零售价在40元以上;二类为“紫一品”、“小苏烟”、“华西”、“南京”等品牌,每包价格在20元以上,有33个;三类为“磨砂一品”、“红金龙”、“红塔山”等品牌,每包价格在15元以下,有31个,剩余的32个烟蒂属于第四类,基本上是10元钱一包以下的,以“黄一品”、“红一品”为主。

从以上分类来看,说明了以下情况:

一是烟蒂的分类情况基本上反映了我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

二是消费不同档次的烟草与我区居民收入层次基本符合。

三是烟草消费基本以江苏地产烟草为主,尤以“一品烟”系列为主,表现出烟草消费相对局限性。

记者要说明的是,不管是消费高档烟草的市民,还是消费档次较低的市民,他们在文明程度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记者把铁簸箕递到一位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的“先生”面前,请他把烟蒂扔到铁簸箕里。只见他狠吸了一口,吐出一连串烟圈,然后“噗”,手指一弹,烟蒂弹出老远,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记者对坐着、站着等客的电动三轮车工人说:“请把烟头扔到旁边的垃圾桶里,可以吗?”“哪有那么多穷讲究?”“你们不就是来扫地的吗?”“滋——”拉上客一溜烟跑了,留下一地“烟屁股”。

而更多的烟民对记者的提问,一笑了之:“平时都这样,没养成习惯。”

看来,让烟民改掉随手乱扔烟蒂的毛病还非一日之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北京等城市,在公共场所实行严厉的禁烟规定。

有报告显示,烟头是全世界被丢弃得最多的垃圾,每年全球约有4500亿根烟头被随意丢弃。烟头中的多种致癌物质随土壤和流水扩散到自然环境中,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活的“杀手”。烟蒂的危害绝不亚于“二手烟”。

几个烟头,折射出很多东西。街上烟头的多和少,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卫生状况,可以看出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感受到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彰显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美化环境,不能仅仅依靠环卫工人,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文明素养的养成要从细节入手,当我们每个人都不再随手丢弃一点垃圾,美丽的除了环境还有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