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04月02日
用青春建设新农村
——记南闸镇大学生村官、戴庄村党总支书记徐翠婷
阅读数:1140
本报记者 于行行 通讯员 沈怀宝
一副清秀的模样、一份热情的心态、一股卯足的干劲,这是南闸镇大学生村官、戴庄村党总支书记徐翠婷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作为我区较早批次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村官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里,徐翠婷一干就是八年。
新河头村村民们依然记得,2008年8月,徐翠婷刚到村里的时候,大伙儿看到的是位腼腆的姑娘,对于她能否胜任“村官”一职,大家心存疑虑。从那时起,徐翠婷就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做出点成绩给大家看看。
在新河头居委会任主任助理的徐翠婷,虚心向基层干部请教工作方法,认真熟悉农业农村工作业务知识,协助“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她还协助镇组织办做好党务工作,帮助全镇11个村(居)党支部建好远程教育,定期向全镇农民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民创业项目。
2008年底,徐翠婷牵头组织鲁俊、孙亚伟、何道龙等11名大学生村官在林南村创办投资200万元的生猪养殖“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带动了周边25户农民发展养猪,吸纳了50余名剩余劳动力,受到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基地”。
2015年2月,南闸镇针对戴庄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活力不强,工作处于全镇滞后的实际情况,对该村主要干部进行调整,决定选派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在镇组织的100名干群对9名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测评中,徐翠婷以得票98票最高,被镇党委任命为戴庄村党总支书记。
徐翠婷初到戴庄村,一切都是很陌生。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徐翠婷跟着村委会主任姜正峰,利用一个星期时间,跑遍12个村民小组和414户农户。她在和乡亲们的攀谈中,认真地记,仔细地听,了解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村民生活状况,为她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熟悉了村子基本情况后,发展集体经济、致富农民成为徐翠婷孜孜追求的目标。她根据戴庄村实际,坚持走两翼发展之路,即工业富村强村,农业富民强民。她多次外出进行驻点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吸税引税力度。她引资100余万元帮助村箱包厂加大技改投入,扩大企业规模,新上了3条生产线,并且帮助该厂开辟了5个销售渠道,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她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帮助镇提供有价值招商信息6条,其中投资500万元的锦程服饰和投资300万元的生态农业项目两条信息去年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业和农业项目。她还利用大学同学的关系,引进客商成功注册了南华纺织、江苏中太等5个材料经营部,每年为村增加收入30余万元,为地方增加税收57万元。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徐翠婷和村“两委”同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铺设了赵兴组、戴庄组3公里水泥路,修建两座便民桥,对村中心路双排4200余米路沿线进行了绿化,种植1200颗景观树;投资15万元建起了300余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架设路灯50余盏,对村庄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使戴庄村成为南闸镇新农村建设的形象村。
“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老百姓凭什么相信你?”徐翠婷上任后,将农民的疾苦始终记在心上。她的笔记本上记载着全村五保户、特困户、病灾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的各种大小困难。自去年以来,她通过向上争取,动员党员干部、能人大户捐款近15万元,帮助全村23户生活困难户、病灾户渡过生产、生活难关。2015年9月份,该村农民赵兵凡、王元凯常年患病,家庭负债累累,缺钱治病。徐翠婷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二话没说,自己从口袋中拿出1200元钱解决了这两户治病缺医疗费的燃眉之急。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外流,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缺少了必要的照顾。在工作之余,徐翠婷义务地当留守儿童家庭教师,与该镇团委联系,成立了“留守儿童阳光之家”,自己掏钱经常给孩子们送去必要的学习用品,利用每周晚上为35名留守儿童补英语。平时她还经常与孩子和孩子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加强与孩子思想沟通,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
徐翠婷外出招商,从不在集体账上报销一分招待费,就连手机费都没报销过。一年多来,她外出招商和客商联系的差旅费和手机费有3000多元,从未要集体报销一分钱。
今年3月份,村里进行13000米自来水三级管网铺设,有些人自以为与徐翠婷关系很熟,想搞暗箱操作,徐翠婷全都拒之门外。她将工程对外招标,邀请镇纪委进行全程监督。1年多来,戴庄村新办社会事业15件,每件事都公开透明,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定期审计村级财务,并进行村务公开,为全村农民减少不必要开支10多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5年,徐翠婷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团区委表彰为新长征突击手,被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校外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