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03日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以工业经济和文化旅游为支撑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图读懂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报告

阅读数:697  

区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要求,牢记嘱托再出发,攀高比强勇争先,以县域经济的快速振兴, 推动全区高质量持续发展。

一、把握大势大局,切实扛起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区新实践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任务,不仅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这是彰显发展担当的政治考题

其次,这是展示“ 象征意义” 窗口的必然行动

第三,这是应对区域发展竞争的现实要求

二、坚持高标定位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政策机遇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向全面深化,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宁淮挂钩、淮昆合作, 为我们进一步对接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学习借鉴先进模式,提供了有利契机。

从基础配套看

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宁淮城际铁路、沂淮铁路等一批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的建设,全区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拥有了很多县区无法比拟的优越发展条件。

从产业基础看

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将有效牵引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为全区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从干部作风看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攀高比强、跨越赶超”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提升标杆,把全区发展放在更大的格局中来审视和定位,在新起点上,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更好展示“ 象征意义”,重抓“四态”同步提升,加快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通过5年奋斗,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超过南湖区,与仪征市缩小差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两地,经济开发区全省排名进入前40,迈入全国百强区行列。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树立四种观念

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观

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三、紧盯关键重点,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不竭动能

一方面,要突出规模、质效,提升工业制造业贡献度

要提升招商有效性

持续加大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 强以及大型央企国企的招引力度,再突破一批50亿、百亿级的重特大项目,力求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支撑一链”的集聚效应。

要提升产业成长性

重抓前50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培育。今后五年,新增开票超亿元企业 15 家以上,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

要提升园区支撑性

每年必须在50亿元、百亿元项目招引、签约、开工、竣工、达产上有实绩,对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贡献度要提升到50%以上 。

今后三年,要新增挂钩1万亩、 占补4000亩, 彻底解决全区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对土地指标的刚性需求。各镇街要突出工业园区剩余土地和存量资产的盘活利用, 重大项目进园区, 一般项目在园区进行腾挪置换盘活。

另一方面,要突出品质、特色,增强文化旅游业发展力

力争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占 GDP 比重达10% 、游客实际接待量超千万人次, 文化旅游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唱响一张名片

“周恩来总理家乡、三大名著诞生地”就是淮安区的城市文化精神标识

夯实两大基础

一方面,要做强功能配套,另一方面,要做优经营机制

做优三大板块

1.要做优施—罗著书处板块

2.要做优“一眼望千年”古城墙遗址、古末口遗址文化展示板块

3.要做优蓝·数字文旅产业园、吴鞠通中医馆和闻思寺板块

统筹四项工作

1.要统筹好保护与活化利用

2.要统筹好投资与运营的关系

3.要统筹好内和外的关系

4.要统筹处理好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四、强化组织保障,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优化组织领导

成立淮安区工业经济振兴领导小组

成立淮安区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区领导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

园区、镇街不折不扣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

区各部门要切实为落实政策、使用资金、实施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各单位“一把手”必须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进。

二要重抓干部队伍

在干部引育方面,加大工业经济、文化旅游领域的人才招录力度;着力培育一支懂经济、懂旅游,善创新、善运营的高素质专业干部队伍

在干部使用方面,优先考虑工业经济、文化旅游条线,以工业文旅干部人才的大力度使用,来激活全区各行各业人才干事动力。

三要强化机制建设

要健全高位推进机制

要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要健全荣誉激励机制

要健全过程问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