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5日

市委书记史志军专题调研防汛排涝工作

阅读数:664  

融媒体记者 于伶 开年年 刘武

9月1日,市委书记史志军专题调研防汛排涝工作。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思维,扛牢政治责任,加强统筹规划,做深精细文章,全面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领导赵正兰、徐子佳、张笑,区领导颜复、邓萌参加活动。

史志军先后来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寨河—板闸干渠枢纽及山阳泵站、生态文旅区森林公园片区、淮安区新涧河—纬三河、淮阴区淮河路下穿新长铁路通道及嵇梅河整治工程等处实地察看,认真听取工作汇报,现场分析易淹易涝原因,针对各片区排涝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研究改进排涝工作实施方案。

新涧河是我区城区重要的排涝出口河道,总排涝面积23.18 平方公里,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沿线汇入排涝河道7条:纬三河、新一支大沟、新泗河、老泗河、老涧河、纬八河、耳洞干渠,对于主城区“水系连通,畅源活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新涧河底宽10~25米,河口宽20~35米,排涝能力不足10年一遇。新涧河作为主城区流动的生态廊道,与多数河道水系相通,但目前一直尚未治理,影响黑臭水体整体治理效果。

调研中,史志军指出,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意义重大,这既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内在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坚持整体施治、标本兼治,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完善的城市防汛排涝体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群众诉求。

史志军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规划部门要加强系统研究、系统规划,坚持立足当前和放眼长远相结合,做实做优城市整体防汛排涝规划方案,持续优化城市排水管网、排涝通道布局,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属地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聚焦问题、靶向发力,对城区各内涝点要找准源头、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点位特点,抓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防汛排涝河道、管涵、泵站等设施建设,把民生工程做实做细。要强化统筹调度,构建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快速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雨情、水位等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增强调度运行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