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5日
区检察院将文化基因融入司法为民实践
阅读数:358
通讯员 朱亚运 赵 锐
近年来,区检察院传承和弘扬周恩来崇高品格,将司法为民理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融入检察血脉,求极致、解难题、干实事,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推动建立一支信念坚定、理念先进、办案突出的检察队伍。
用红色文化修“忠诚之道”。以传承和弘扬周恩来崇高品格为主线,深入挖掘淮安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组织特色专题教育,激发干警内心忠诚履职、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倾力打造“大道至检”文化品牌,被评为全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干警集体创作的《我们的主义不会改变》诗歌入选全国检察新媒体特别奖,讲述“人民总理的人民观”获全省检察机关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创新开设“红薪”党建会客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党史专家等,开展面对面沉浸式访谈对话,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参与度和实效性;打造五关路、不染亭等展示周总理崇高品格的主题文化园,让红色成为淮安检察永恒的底色。
用担当文化修“公正之道”。以服务保障“周总理家乡建设”为引领,在高质效办案中护发展、守民生、促治理。制定精准服务大局指引书,依法能动履职擦亮“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名片,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事例5件,省级典型案事例9件。开展检护古城专项行动,公益保护推动青莲岗文化遗址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助力杂技非遗传承被央视专题宣传。积极践行“阳光司法”,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律师等多方力量参与公开听证,把听证会开到群众的“家门口”,提升司法办案公信力,促进“法结”“心结”一起解。
用争先文化修“发展之道”。以“我为总理家乡争光”为落脚点,倡导“全力争第一,坚持创唯一”。引领未检品牌建设,打造升级“蓝天校园”工程,与新安小学携手共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率先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肯定,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检察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坚持政治与业务融合赋能,聚力培育专业化人才,优化三类人员管理机制,创新运用翔宇法研社、“领·道”讲堂、刑检辩论、案例讲述等特色形式,不断提升干警素能、夯实发展根基,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省检察长会议介绍经验,司法行政人员队伍建设入选最高检考核范例、省院典型事例。该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蝉联两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连续 15年位列全市考核先进。
“道在心中,路在脚下。淮安区检察人将坚定不移地把‘传承、执着、温暖、担当、创新、热爱’的文化基因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检察实践,接力传承和践行好周恩来崇高品质,在更好担当新时代检察使命中奋力前行、勇攀高峰。”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臧雪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