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12日

我的祖父傅山石

阅读数:879  

傅 俊

我的祖父傅山石,又名傅三十子、傅兆强。1916年,也就是曾祖父三十岁时才喜得我的祖父,村上人便戏称祖父为傅三十子。在过去三十岁才有孩子,也算是老来得子,曾祖父、曾祖母甚是喜欢,祖父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快乐成长的,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私塾老先生赐给祖父大名傅兆强。后来祖父逐渐长大,再加上胸中又有了点文墨,最终将自己的名字改定为傅山石。

我是没有见过我祖父的。我的父亲也记不得他父亲的任何音容笑貌,祖父牺牲时,父亲也才几个月大吧。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车桥很快成为日本鬼子的一个重要据点。日本鬼子凭借车桥圩子的坚固堡垒,时不时地下乡骚扰周围的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地乡民在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纷纷成立联防队、游击队。祖父凭借一腔热血,不顾曾祖父、曾祖母的反对,毅然加入王嘉树领导的地方游击队。 地方游击队和联防队成为当地抗击日寇的重要力量,他们配合苏北新四军有力的打击日本鬼子。当地有歌谣为证:铁打的鲍庄、纸糊的王庄……听说鲍庄的联防队员们将向日葵杆子架在树上,称之为风炮,都能让下乡扫荡的鬼子闻风丧胆、落荒而逃。还听说“王嘉树游击队来啦”的喊叫声就让一个炮楼里的十几个鬼子吓得一起自杀。

1943年6月的一天,为配合主力部队新四军的行动,给主力部队提供准确、有效的情报,王嘉树带领部分游击队员前往车桥圩子的外围刘家庄打探情报并了解鬼子的火力部署及碉堡的分布情况等。队伍来到刘家庄一户人家,王嘉树带领骨干成员在堂屋研究行动方案,我祖父持枪在前屋门口站岗警戒。不曾想他们住进了当地的小地主家里,主人是个亲日的汉奸,两口子假意去灶膛生火做饭,招待游击队员,男人却通过早已准备好的灶膛隐蔽出口溜了出去。汉奸招来了一个中队的鬼子和几百伪军,悄悄地摸进了村子。几百个鬼子、伪军虽然谨慎,但仍然瞒不过村子里警觉的土狗们,一声急似一声的狗吠让祖父感觉到了异常。祖父紧张地向前搜寻,发现黑压压的敌人压了上来。祖父只能一边鸣枪示警,一边大叫:王队长,有鬼子,王队长,有鬼子……听到示警的枪声和喊叫声,王嘉树率领众人合力推倒堂屋的后墙,突围了出去。而我的祖父则被车桥圩子里面的鬼子抓了去,日本鬼子严刑拷打也问不出什么,便用锁链将祖父锁在大石磙上暴晒、示众,三天没有给吃任何食物,连一口水都没给喝,祖父又饿又渴,被暴晒得奄奄一息。第四天日本鬼子又用四根半尺长的大铁钉将祖父的手掌、脚掌固定在墙上,让日本大狼狗一口一口、活活地咬死了我的祖父。这一年,我的祖父27岁。

现在在盐城市阜宁县的芦蒲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录上有我祖父的名字“傅兆强”,在淮安市淮安区的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录上有我祖父的名字“傅山石”。我年少时也在家中见过一张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名字就叫“傅三十子”,后来换发过一次,落款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了,烈士的名字也由“傅三十子”更正为“傅山石”。听说为了纪念我的祖父,地方政府曾经有一段时间将我们的村子改名为嘉树区范南乡吕傅村。

祖父早已离我们而去,什么也没有留下,我们也都没有见过他,但我们常常念叨他,祖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