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26日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届淮安区“车桥芡实”文化节启动

阅读数:394  

融媒体记者 严曼曼 开年年 孙军

阚昊天 刘 武

9月22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届淮安区“车桥芡实”文化节在车桥镇启动。市委副书记赵正兰,区委书记颜复,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啟南,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谢永升,区领导关晓卫、张进、袁安宝、俞向林、钟马等参加活动。

赵正兰宣布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届淮安区“车桥芡实”文化节启动。她希望淮安区以此次芡实文化节为契机,把品牌做得更响,以芡实生产加工销售模式创新为路径,进一步提升车桥芡实的品牌影响力、区域美誉度,努力让车桥芡实享誉全国。要把特色做得更足,注重科技赋能,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深挖芡实药食两用价值,培育具有竞争力和专属性的车桥芡实品种,不断提高规模化、科技化综合水平,提升车桥芡实整体效益。要把产业做得更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发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真正写好产业强区富民增收的大文章。相关市直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帮扶责任,主动为县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和项目支持,持续提升淮安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希望与会嘉宾一如既往地宣传车桥,把更多的资源集聚到淮安,支持淮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建立更加紧密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共同描绘好淮安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

颜复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农民朋友致以节日的祝福。他说,芡实作为淮安区着力打造的特色产业,具有优良的生态基因、显著的比较优势、有力的技术支撑等特点。车桥领全区之先,芡实产业发展可圈可点、令人振奋,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芡实产业前景可期、大有可为。下一步,我们将举全区之力,通过推点及面扩规模,力争三年内形成10万亩以上规模;通过“龙头”引领壮链条,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入苏食、百斯特、利群等更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努力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做出“大文章”;通过精细营销树品牌,大力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创建,持续提升“淮安芡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打响“中国芡实在淮安”品牌。希望各位企业家立足企业所长,围绕芡实深耕细作,以大企业托举大产业;希望各位专家发挥智力、技术优势,积极为淮安芡实发展指点迷津、解困破难;希望各家媒体及各位网络大咖、自媒体达人,将镜头更多地聚焦淮安区,让更多人认识淮安区,让淮安芡实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车桥镇与多家重点科研院校合作,在车桥镇建立“车桥芡实产业研究院”,为车桥芡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活动现场,副区长钟马与合作科研院校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啟南共同为“淮安区车桥芡实产业研究院”揭牌。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各界展现“车桥芡实”产业发展成果,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深入洽谈,车桥镇分别与8所科研院校、6家食品药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在产业研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活动现场,车桥镇与8所科研院校和6家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

活动中,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尹渝介绍了“车桥芡实”新品种。吴啟南深度剖析了芡实的内在价值。车桥镇进行了“车桥芡实”产业招商推介。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农旅市集,展示全区各镇街特色农产品及美食、非遗、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