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28日

顺西村:

生态宜居展新颜 乡村“蝶变”向美行

阅读数:363  

融媒体记者 张 伟

初秋时节,走进顺河镇顺西村,一座座农家小院各有千秋、一块块田地平整水面开阔、一条条道路平坦绿植交错、各种产业如火如荼……一幅村庄和美、村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顺西村由原来的时廖、蒋姚两村合并而成,位于顺河镇西侧,淮菱路穿村而过,距镇区3公里,全村现有人口3079人,耕地面积4370亩,以种植稻、麦为主,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辅。顺西村党总支书记时向阳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发展思路,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规范、生活富裕”总要求,持之以恒、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

齐努力:人居环境大提升

“原先的顺西村,全是土路,晴天满身尘,雨天一腿泥,夜里黑乎乎。现在的顺西村,柏油路、水泥路平坦坦,楼房一幢幢,路灯准时亮。”提到顺西村这几年的变化,77岁村民时兆玉感慨万千。他表示,这几年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顺西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了改变村容村貌,该村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热情。

2021年,该村投入70多万元铺设了700米柏油路,并改善了到户水泥路,道路硬化里程数为22公里,道路硬化率100%。针对农村户厕脏乱臭的现象,该村边摸排边改造,截至2022年共改造户厕434座,村域户厕改造实现全覆盖,并新建三类公厕一座,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

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村民健康和周边环境。为此,该村利用村集体资金和向上争取资金,投入182.63万元兴建了两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分别为25吨和15吨,配套管网7880米,管网覆盖率达100%。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环境治理,村内生态河道覆盖率100%。该村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垃圾收集站(点)12处,投放垃圾桶440只,各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优环境:生态宜居乡村美

近年来,顺西村以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为目标,对村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村容村貌持续改善。该村投资10多万元新建800平方米小游园,栽植游园绿化1163株,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为方便村民晚间出行,投入21.4万元,架设路灯108盏;对村民楼房墙体进行粉刷,墙立面粉刷7102.38平方米,通过精心打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观感得到大幅度提升。67岁的村民张长生对记者说:“游园建好了,环境变美了。晚饭后,大家不约而同出来逛逛,看看风景健健身,生活别提有多舒心了。”

该村党总支持续深化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工作,引导村民争创各具特色的乡村庭院风景线,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现在的顺西村,房前屋后花草掩映、郁郁葱葱,推窗见绿、开门见花,举目皆景。

倡新风:乡风文明润民心

一到傍晚,顺西村村民广场上就锣鼓声声,掌声阵阵。来自该村的文艺爱好者们为乡亲们献上了舞龙、腰鼓、扇子舞、广场舞、耍花船等各具特色的节目,喜庆热闹的乐曲不时回响在乡村的夜空,点亮乡村的“烟火气”。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活动、理论宣讲、科学普法、全民阅读和文艺惠民演出等活动,全村干群自发参与,通过歌曲、舞蹈、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正能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做事不铺张浪费,待客热情周到,已成为顺西村村民的自觉行为。为推进全村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建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经村支“两委”研究,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制定了顺西村12条村规民约,并成立顺西村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该村充分利用志愿者团队“红马甲”进村入户,通过明白纸、短视频、大喇叭等形式宣传村规民约、公共场所文明公约,帮助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以前的荣誉已成为过去,我村将立足实际,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努力把顺西建设成为有‘颜值’、有‘气质’的美丽乡村。明年,我们还将计划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真正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顺西村党总支书记时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