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4月23日

我的工商情结

谈国兴

阅读数:623  

1975年1月从公社工商助理到2000年1月在区工商部门退休,我整整26年工商工作生活的往事至今让我难以忘却。

我清楚地记得,1974年,我担任车桥公社工商助理。1975年10月份撤销了“打指部”(打击投机倒把指挥部)成立了淮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那时县工商局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工商助理会议,布置一些市场管理的相关事情,可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因为人权、财权不在工商局。直至1979年 10月份,淮安县在相关公社设立工商所才理顺关系。那时,全县共设立了淮城、石塘、车桥、流均、苏嘴、顺河、钦工、黄码、林集共九个工商所。我被任命为车桥工商所所长,配一名副所长,两名办事员,第二年人员又增加了4人,共9名人员,管理车桥、朱桥、溪河、施河四个公社。工商所的主要工作有两件,一是打击投机倒把(各种贩买贩卖);二是管理集市贸易(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在那个经济还没有搞活放开的年代,有很多商品是不允许对外流通。在车桥当时主要是猪苗、大米的贩运,一些人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偷偷地做着贩运生意。为此,执法人员经常深夜出去巡查。 有一次,夜间巡查到6条装运大米的大船,一直追到流均的荡口,才将船只堵住,在管理与反管理过程中,4名同志被贩运人员殴打并被推下冰冷的水中。在这种情况下,执法人员还是将船上10多吨大米查获,最终由流均粮管所按国家牌价收购。除了维持正常的秩序外,还要检查禁止入市商品。一年一度的农村两季大忙,县里规定要关闭农村集贸市场。每到农村大忙季节,我们忙着在所在辖区布岗放哨,不准农村社员上街,让劳动力全身心投入大忙中。由于车桥集市关闭工作做得出色,我还受到了时任县长叶荫梅的表扬,在全县有线广播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这些事现在看起来很可笑,可那时却是基层工商所的主要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对工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管理小商小贩上,而一些企业对工商的职能认识还是比较藐视的。记得我在县工商局企业股帮助工作期间,负责对全县驻城工商企业进行登记工作,这也是工商部门介入企业的开始。我们工商人员曾去淮安县农业机械厂(全民企业)进行登记工作,接待我们的是操外地口音的一名女副厂长。她开口便问:你们“打指部”怎么也问起我们国家企业的事啦?类似这种情况,所到城内企业无一例外。记得有一次全局机关大行动,分成两个组,一个组由我担任组长,分别检查全城各企业悬证经营情况,在检查到河西石油公司待业青年门市亮证情况时,对方竟回答:“我们是国营企业,要你那《营业执照》干嘛,不挂执照,看你们能怎么样。”当时按有关规定,给予其5000元罚款处罚。后来随着国家陆续颁布实施的《企业登记工作条例》、《商标法》《广告法》《合同法》等法规,对企业的管理才逐渐走上正规。

八十年代初,泰州成立了我省第一家“个体劳动者协会”。那时我和企业股一名同事、钦工工商所长去泰州参观学习,回来后,在钦工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乡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淮安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又成立起来了,我还担任协会的副秘书长。1988年,局领导派我负责组织筹建淮安县消费者协会,计量、物价、卫生等许多部门在协会都承担了各自的职责。消协日常工作主要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得南马厂乡有一农民反映,他购买的14寸南京产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在收看中突然起火爆炸了。接到投诉后,通对对现场的调查,我与南京熊猫厂取得了联系,厂家第二天就派了3名同志来处理此事,经过协商,厂家赔了一台新电视机,并赔偿了因电视机起火造成的损失费5000元。事后,这位农民还给我们送来一面绣有“维权的卫士”五个大字锦旗。像这样消费者感谢工商人员帮他维权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1994年,淮安市委、市政府成立“淮安市个体私营经济”办公室,因为其工作与工商职能相关,我被从工商局抽出负责全区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出谋划策,负责督促检查全市各乡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情况。协会每个星期出一次《简报》,半年组织一次检查,年终总结评奖。每年我都得到过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这办公室一干就是六年,直至退休。

屈指算来,我离开工商岗位也有17个年头了,现己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不同年代的工商生活与工作,至今难以忘怀,我的26年工商情结始终是我不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