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4日
改善就医体验关键要在全流程上下功夫
阅读数:310
沈若冲
看病就医,事关人民健康、民生福祉。近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结合主题教育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覆盖各级医院和广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一些知名医院、热门科室、权威专家一号难求,还是门诊就医等待时间过长、医院周边交通堵塞停车困难、住院陪护伙食保障不佳等,这些看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常受到患者吐槽,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
改善就医体验,关键要在全流程上下功夫。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压缩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的时间,鼓励弹性安排门诊时间,加强诊后管理和病后随访工作……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的情况来看,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全面推进6个方面20项举措的落实,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比如目前已经有82.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全国三级医院平均预约诊疗率达到49.2%,全国有超过5500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现了“一站式”综合服务方式。
改善就医体验,还应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发力。现实中,一些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有的门诊效率不高、就医体验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地区分布不均衡。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采取务实举措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近年来,通过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建成2700多家互联网医院,有力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均等化,让越来越多人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全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2023年-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10项具体举措,包括预约号源、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开展缺药登记缺药配送服务等等。这些便民惠民服务举措,针对的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具体问题,目的就是要方便居民就近就便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启示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立场思考问题,多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多采取一些务实举措,把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贯穿改善医疗服务全过程,定能以高质量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