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10日
我区聚焦重特大项目攻坚取得新突破
阅读数:433
融媒体记者 张攀江
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将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作为“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战略抓手,以“四大工程”为引领,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全力以赴推动重特大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项目攻坚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寒冬时节,走进总投资106亿元的修正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现场,到处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据了解,修正药业是我区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工业项目,规划建设医药制剂、药膳、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板块。其中,一期主要建设符合国家新标准的绿色智能化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修正药业集团副总裁高伯瑞介绍,目前一期工程标准厂房、生产车间、质检楼、成品库、动力车间等建筑单体正在抓紧施工,生产设备已经订购,计划2024年6月试生产。
和修正药业一样,总投资10亿元的淮安中通快递四期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中通快递四期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新建1幢综合楼、3幢标准化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综合楼和2号、3号厂房已经完成施工任务,4号冷库正在抓紧最后的施工冲刺。中通快递集团淮安四期项目负责人姚广东介绍,四期冷库项目总共有730根桩,已经全部施工完成,整体项目工程力争在春节前完成。
工业没有突破,谈发展就是空话。项目没有突破,谈贡献就是虚招。重特大产业项目始终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过去的一年,我区将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作为工业制造业突破的关键抓手,围绕强化有效招商和要素保障,持续健全推进机制,“大抓工业、大抓项目”深入人心、成效明显。
动起来、走出去,打造项目招引“蓄水池”。我区聚焦“2+2+N”主导特色产业,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突出北京、深圳等重点城市,细化落实招商举措,远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达新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签约落地。为了强化招引实效,我区压实项目招引责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驻点招商工作的通知》,明确驻点人员、驻点区域及目标任务,每天收集“一号招商员”及驻点人员外出招商情况,每月形成情况通报,推进项目招引工作落实。出台《全区招商引资季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在各单位之间开展比学赶超竞赛,形成产业招商竞争态势。同时,绘制产业链企业图谱,围绕全区“2+2+N”产业布局,编排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等6个产业近2600家企业,逐一上门联系、定点对接。在项目招引上,我区还综合运用以商引商、乡贤招商、顾问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和专业招商“六大举措”,并创新成立全区振兴发展促进会,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建立分会,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服务、提效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我区认真践行101%服务机制,聚力资源要素保障、审批服务效能提升,全面打通项目建设堵点,以最优质的帮办服务保障项目的快速推进。在要素保障上,我区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实现经济开发区空间拓展7.83平方公里,预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952亩。入库城乡挂钩项目197个,预计可新增指标1414亩。在服务效能提升上,我区打造“海棠代办”服务金管家品牌,为项目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天候服务保障。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开办企业综合窗口、不动产综合窗口、施工许可综合窗口,重特大项目可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完成立项备案。建立“拿地即开工项目库”,实行“一企一策”,充分利用并联审批、容缺审批机制,推动伟时电子、富仕佳新材料等9个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同时,我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成海棠大道、经十八路、东一路、支一路,经二十一路、东七路、东六路延伸段、楚茭路、经十六路、铁云路等8条道路正在建设。不断增强污水处理能力,明通污水处理厂年底日处理量可达1.2万吨,明通污水处理厂三期、绿色建造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羽绒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也在有序推进。
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招引项目110个,协议引资额 528.87亿元,其中10-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预计全年开工率52%左右。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预计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个,同比增长49%;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同比增长61%;实现有效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38%。50个省市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29.83亿元,完成率125.8%以上;其中2个省重大项目全年预计实现有效投资3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个百分点。远新汽车零部件、修正药业、晟唐显示屏项目分别实现百亿元项目招引、50亿元项目开工、10亿元项目竣工“破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