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16日
最忆儿时腊八粥
阅读数:600
纪效成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恐怕就是腊八粥了。
那时,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物质生活匮乏,但好在我们乡村是水乡,大自然给予的物品还是比较多的,像菱角、莲蓬、鸡头米(芡实)、荸荠等,大多数人家还能够品尝得到,这些当然也成了腊八粥中的主要食材了。至于像葡萄干、桂圆肉、百合干等等,就是“奢侈品”了。如果谁家的腊八粥中有这类食材的话,那么,这家的小孩必然会成为我们“巴结”的对象。
腊八在我们的盼望中终于来了。我们一早起来洗漱完毕,各自盛了一碗腊八粥端到大柳树下,几个孩子都到齐了,于是我们轮流吃对方家的腊八粥,转着圈子,将几碗腊八粥喝完,放声大笑后回家。如果没饱的,还可以吃自家锅里的剩粥。是的,腊八粥粘稠、甜津津,白、红、黄等颜色交织在一起,是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和五谷丰登吗?我猜想是这样的。
上小学四年级的那一年腊八,我最记忆犹新。前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我做完作业后,和妈妈一起在黄晕的煤油灯下挑选糯米中的杂质,之后又和妈妈一起剥去上个星期父亲买回家的一点桂圆壳子。妈妈说,今年的腊八粥可不比往常了,有桂圆干、葡萄干和小红枣了,一定会香甜可口。
看着那些食材,我口角生津,仿佛嗅到了腊八粥的香味了。
第二天,妈妈起来后我就起身了。打开门一看,门外是一个白色的世界,虽然有点冷,但是我心里热,无所谓了。妈妈将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菱角干、鸡头米(芡实)、莲米,还有一些红豆洗净,放在大锅里,加好一大锅水,盖上锅盖后妈妈在灶膛里生好火并架好木柴,熬煮腊八粥正式开始了。
“水是不是放多了?”我问。
“不多。熬煮时间长了,水会蒸发很多的。腊八粥多煮些,也可以端几碗给左邻右舍吃!”妈妈笑着说,“难得一回集齐了八种食材,这才是真正的腊八粥啊……”
我嗅着腊八粥的香,走到粥锅边,想揭开锅盖看看。妈妈知道我的心思,轻轻揭开锅盖,一股白色的雾气冲出锅外,迅速向四周扩散,不一会,狭窄的厨房里就氤氲着腊八粥的香甜味。我看向锅里,大大小小的泡欢快地涌出来,哼唱着,像是钢琴的协奏曲;锅里白色、红色、灰黄色等交织着,煞是好看,像一件灵动的水晶艺术品。妈妈拿起锅铲搅拌几下腊八粥,笑着说,快了,再过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我急匆匆盛上一碗,拿好筷子,踩着积雪走向大柳树。大柳树穿上了银装,静穆着像一位智者,注视着我们这一帮小鬼。不一会,我们几个小伙伴陆续地来了,而且也各自端来了自家的一碗腊八粥。
“再等一会儿,等小玉来了,我们就开吃!”
小玉,是我们圈子里的一位女孩,前几天,他父亲遭遇车祸,右腿骨折,打着膏药在家静养。小玉虽小,但也分担着家庭尤其是她妈妈的重担,且从不叫苦,从不喊累。
小玉一路小跑着。她手里拿着的是空碗。一到柳树下,小玉哭着说:“对不起,今天家里没有煮腊八粥……”
“没事的,把碗拿来,大家先给你的碗倒满,最后带回家给你父亲吃!”
于是,我们每人将碗里的腊八粥倒一些到小玉的碗里,不一会小玉的碗就满了。然后,我们像往年那样转着圈子挨个吃腊八粥,除了小玉的那碗外,将其余的几碗腊八粥吃完。小玉一边吃着,一边哭着,也一边笑着……
说实话,那一年的腊八粥是我平生吃得最有滋味的腊八粥了。
想到“腊八粥”,我的眼睛还是润湿了,因为我又回到了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