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23日

桂林观山

阅读数:866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觉得其中的山是主角。

去年6月,笔者与几位旅游爱好者结伴游览了桂林市区、漓江、阳朔等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蜿蜒于万点奇峰间的漓江,人称“百里画廊”,如果没有层峦叠嶂、苍石丹崖壁立的青峰点缀,我想,她可能是画廊无“画”,普通得如同一条无名大河。

柳宗元曾把桂林的山概括为“发地峭壁,林立四野”八个字。韩愈说桂林“山如碧玉簪”。这些描绘,十分形象,恰到好处。桂林的山,虽缺珠峰、昆仑之魏峨雄伟,但都很精致,一丘一壑韵味隽永。桂林市区及郊野,散立着许多无名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全无连绵蜿蜒之势,这如同情节跌宕、独立成章的散文那么优美。有的山呈圆柱形,直上直下,像人工堆就;有的山是山驮着山,本来就陡峭的山坡上斜刺里又伸出一个山头;有的山如同倒锥形,又像飞来峰,猴猿畏攀。漓江两岸的山,更是挨挨挤挤,峰连峰,岭接岭,乳色的烟岚似薄纱浮绕黛峰,絮状的轻云如飞烟轻缠彩崖,这些山,如同一群披着灿烂霓裳的仙女,令人倾倒,令人迷恋。

从地质学上讲,桂林山水是一种“喀斯特”现象:石灰岩的碳酸钙质,长期为水溶解,而形成的溶洞地区。沧海桑田,广西一带经亿万年地壳运动变化,由海洋变为陆地,原来深藏海底人未识的面貌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人们得以发现,桂林的山,溶洞特别多,有深藏山腹的,如著名的七星岩洞及冠岩溶洞、芦笛岩溶洞、阳朔的聚龙洞等;有袒露外表的,如著名的象鼻山、月亮山、穿山等。这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岩洞,加之洞中千万年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使山因洞而扬名。岩洞把桂林的山渲染到了至尊的地步。

更为奇特的是,桂林的山,外形都很有个性,山山陡峭,峰峰壁立,造型各异,而且都能派生出某种特定形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去编织和寄托某种情感和美好愿望。如市区的骆驼山、象山,漓江沿岸的老人推磨、文笔峰、童子拜观音、螺蛳山、笔架山、龙头山、书童山,阳朔的狒山、月亮山等,顾名思义,都是因形得名。有的山,还山山相映成趣,阳朔的少女山,整个山头像长发披肩的少女半身雕像,而“少女”面前又有一座连脉的山头,其对着“少女”的这一面如斧劈剑削,陡崖峭壁,黄白色岩石外露,恰似一面镜子。于是,人们把这两座山合称“少女梳妆”。

桂林的山,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每座山也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亊。如漓江岸边的“群龙戏水”,因裸露在岩洞中,乳石倒挂,似群龙戏水,当地人们便创造出一个神话,说是玉帝派来采吸桂花香精的一群神龙。螺蛳山因山形似一只上尖下圆的大田螺,当地传说是仙女“田螺姑娘”所变。这类神话、传说俯拾皆是。还有“望夫石”“童子拜观音”“蝙蝠山”等,在当地都有脍炙人口的故亊。最出名的要数“九马画山”了。此山,临江的一面陡峭平滑的巨大岩壁上,黑白相间隐约可见骏马的身姿。当地民谣说:“看马郎,看马郎,你看神马有几双,看中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在游览时,导游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和陈毅元帅游漓江时,曾在此观赏,周总理看出了九匹,而陈老总只看出七匹。导游小姐风趣诙谐地解说,激起了大家浓厚兴趣,个个都伸长脖颈全神贯注地想象、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