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30日

顺河镇:弘扬老区精神 擦亮“顺字号”品牌

阅读数:687  

通讯员 章梦 潘震云

深冬岁晚,百事从欢。在顺河镇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4个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美淮食品加工项目成功通过市重大项目竣工验收,产品销售蒸蒸日上;总投资1.5亿元春晗机械制造项目已于去年12月份通过市重大项目小组竣工验收;总投资1.3亿元欧斯龙金属装饰材料制造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总投资1.5亿元金顺禾食品加工项目成功通过市重大项目开工认定,目前主体厂房及办公楼已封顶,正加快推进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

弘扬老区精神 打造红色引擎

顺河镇是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淮安县委和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地。赵心权、李风等老一辈革命者曾在这里组织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恢复文化教育活动以及一系列武装斗争,为民族解放作出了贡献。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顺河镇传承红色基因,在当地建立了“中共淮安县委重建遗址”纪念碑和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并积极打造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到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初心等活动,激发大家建设老区、振兴老区的雄心壮志。多年来,顺河镇弘扬老区精神,引领全镇上下不断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严守清正廉洁的人生准则,凝聚了强大发展动能,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重振传统产业 擦亮特色品牌

顺河镇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青莲岗文化发祥地。1980年原省地质局曾在该镇打了一口水文观测井,井深200多米,井水经专业部门鉴定为“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古顺河酒厂和古顺河矿泉水厂,利用井水进行生产,经营一度十分红火。古顺河酒、古顺河矿泉水加上用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顺河百叶曾是顺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由于诸多原因,后来古顺河酒厂发展陷入了困境。

为了让古顺河酒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重获新生,成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顺河镇弘扬革命老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主动招引客商接手古顺河酒厂。企业投入近1.2亿元,引进当前国内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秉承传统酿造工艺技法,在保留传统五粮酒口感的基础之上,研发新的古顺河酒。目前,企业已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了规范化、自动化的制曲、酿造和包装生产线,生产的古顺河系列酒已经打入淮安市场。

年近岁末,正是古顺河系列产品销售的旺季,顺河镇抓住时机,加大“古顺河酒”“顺河百叶”等品牌推介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品质、优化经营方式,拓展市场,不断擦亮“顺字号”品牌底色,让品牌经济成为顺河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致力乡村振兴 厚植发展底色

顺河镇围绕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发展规划,引进花卉客商,投资320万元沿席顺线打造“渔滨河十里樱花长廊”风景带,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大小沟渠、涵闸、路桥等300余座;投入近百万元对镇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彻底解决集镇垃圾中转站运转不畅问题;投入120万元对顺西村实施户厕改造工程,累计改造户厕432座;投入300余万元,实施2座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全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顺河镇创成省级卫生镇,崔周村、何桥村、官路村、顺东村创成省级卫生村,顺西村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镇容村貌显著改善,美丽乡村更加宜人。

围绕乡村振兴规划和布局调整,顺河镇推进村级阵地体系功能建设,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红色矩阵”。该镇选派多名年轻干部下村挂职,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提供舞台,让青年干部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熟悉乡情民情、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顺河镇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社区文化融入景观设计,打造集生态、自然、康体、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公园社区。注重挖掘乡愁文化,将顺河水、顺河酒、顺河百叶等传统农业特色与红色遗址相结合,打造具有顺河特色底蕴、留住乡村印记的文化民俗展览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顺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