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1日
织密防护网 应对隐匿性校园霸凌
阅读数:247
向爱国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校园霸凌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可以发现,在教育大环境日趋向好的情况下,校园霸凌无论是以大压小、以众欺寡,还是以强凌弱,无论是行动伤害、网络诋毁,还是语言暴力,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隐匿性。校园霸凌的隐匿性越来越强,增加了治理难度。由于家校获取日常信息不全,观察了解动态不细,相互沟通交流不畅,被霸凌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及时救助,轻则心灵受伤,重则安全不保。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有效阻止隐匿的校园霸凌行为,也应该负管理责任。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应当主动作为,重点研究应对隐匿性校园霸凌的方法,扼住校园霸凌行为的关键点。
针对霸凌行为隐匿特点,织密全时空防护网。关注学生要做到时间无缝隙、空间全覆盖,学校要全力实施“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教师”的管理机制。走读生进校到出校,住校生从教室到寝室,都要安排教师全程、全方位巡查。学校监控虽然有巡查作用,但与学生没有直接交流。因此,学校可以创新设置多种方式组合巡查,如知心哥哥姐姐组、生活阿姨妈妈组、艺体教师活跃组、值日教师巡视组等。尤其是在课间休息时段及厕所或寝室等特殊空间,学校必须周密安排。教职工巡查时,应与学生有意或无意打招呼,向学生传递身边时时处处有教师陪伴的信息。长期织密时空防护网,隐匿的霸凌行为就会无处可藏。
借助家校互通合力特点,织密全关系防护网。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一般都是从小事开始,大多数霸凌行为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或社会有机会捕捉到相关隐蔽信息。受霸凌的学生往往处在某一个“关系点”中,被忽略后不愿诉说。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活动、锻炼等方面的反常情况,家长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家的睡眠、情绪、交往等行为活动中的异常状态。只有家校社齐心合力,织密温情关系防护网,才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把握成长阶段学习特点,织密安全知识防护网。学校要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首位,把成人成才知识提到与学科文化知识并重的地位。学校可采用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方式,让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全面、系统学习法律、品德、心理、交往、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辨别、应对校园霸凌行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可以预防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越过底线和红线。织密安全知识防护网,才能让学生身心安全持续长久。
大多数校园霸凌行为都不是学生一时兴起,学生也不会明目张胆做霸凌之事。研究校园霸凌行为的隐匿性,对霸凌行为和事件抽丝剥茧,让学生更阳光、校园更明亮、关系更和谐,防范知识更入心入脑,校园霸凌事件一定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