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25日
仁心医者 光明使者
——记淮安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眼科副主任王洁
阅读数:321
通讯员 钱增芹
工作30年来,她牢记“医者仁心,医乃仁术”的古训,以争做良医为目标,曾在区内先后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眼病激光等新技术,获得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在国家及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成为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她就是淮安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眼科副主任王洁。
“一定要为老年患者重新打开光明之窗”
2021年3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应邀到新安医院会诊的王洁主任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刘奶奶。刘奶奶是新安医院一名精神病患者,无子女照顾,年迈体弱,双眼盲目,且不能与人正常沟通,不能自主控制眼位。有的同志好心提醒王主任:为这样的患者做手术风险高、责任大,不如找个借口推辞掉。怎么办?王洁深知“为患者驱走黑暗,让盲者重见光明”是一个眼科医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的医生,自己怎能因风险而忘记使命,只计较个人名利而忘记病人的痛苦呢?她坚定地表示:我一定要为这位老人重新打开光明之窗。
手术当天,刘奶奶来到手术室后表现得异常亢奋,时而大笑,高歌,手舞足蹈。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王洁让助手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哄着将刘奶奶的双手进行了固定。全麻成功后,刘奶奶因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出现瞳孔很小不易散开,导致撕囊很困难,且晶状体核异常坚硬不易分离,加大了手术难度。但是艺高人胆大,王洁镇定自若地主刀施术,一圈圈,一丝丝,一点点,细心地撕去晶体前囊膜,精细把控超乳碎核力度,精准控制频率与速率,终于成功地将晶体核粉碎吸出,为老人顺利地植入了人工晶体,手术成功了。
王洁不避风险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沉着冷静举重若轻的名医风度和得心应手精准娴熟的精湛医术,赢得了同行们由衷的钦佩和称赞。
“有什么比病人的信任更幸福呢?”
2021年底,99岁的汤爷爷视力下降明显,生活不能自理。经初步检查,王洁诊断汤爷爷的双眼患有白内障并已进入成熟期。老人属于超高龄患者,眼睛晶体核大、硬,囊袋和悬韧带也变脆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比一般患者大。在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了沟通、交流后,王洁安排汤爷爷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制定好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了术前多学科会诊后,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王洁主刀为老人成功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重获光明的汤爷爷紧握着王洁的双手感激地说道:“谢谢王主任,等我这只眼睛好了,另一只眼睛的手术还要请你做。”四周后,老人再次来到了淮安医院,由王洁主刀为他的另一只眼睛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三年后的今天,汤爷爷的儿子双眼白内障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王洁主任行手术治疗。
多年来,多少人慕名而来求医上门,她每年的门诊量、手术数在院内总是遥遥领先。家人们常疼惜她“太辛苦了”,她总感慨地说道:“对一个医生来说,有什么比病人的信任更幸福呢?”
“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王洁刚踏上从医之路时,她的父母亲曾对她说:“孩子,‘医者仁心’,要做一个良医必须把病人当亲人,从医之路是你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工作30年来,她一直将父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她深知眼睛这一人体器官对人生活工作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她多年如一日,精心对待每一位眼疾患者,极其认真谨慎对待每一次手术,每次手术前都和同事反复探讨研究诊治方案,力求最精确的治疗质量。从医以来,她治疗的眼疾患者成千上万,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丝一毫的失误,以众多极佳治疗效果践行她一直心中坚持的“对每位病人负责就是我们医护人员的最高医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