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26日

梁红玉祠

阅读数:463  

赵 娟

梁红玉祠在淮城街道新城村,古代地名为北辰坊。巾帼英雄梁红玉(?—1135),早年因家贫战乱流落镇江军营为歌妓,因慧眼识韩世忠,并结为夫妇。她参与平定苗刘之乱,被封为安国夫人;在黄天荡击鼓战金山,又被封为杨国夫人;绍兴中与韩世忠驻守楚州,织簿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使山阳恢复为重镇。

梁红玉是我区北辰坊人。钱谦益《初学集》卷44《韩蕲王墓碑注》:“碑云:‘杨国家楚州,织簿为屋。’盖杨国家本楚州,寓京口也。”康熙年间,翰林院检讨张鸿烈《淮南诗钞·北神堰吊韩蕲王杨国夫人梁氏》诗云:“北神堰枕清淮流,居人织苇堰上头。蕲王夫人昔家此,随母播迁至润州。”淮安学者阎若璩提议,将梁红玉的事迹收入《山阳县志》中。《乾隆淮安府志》卷23《列女》、《乾隆山阳县志》卷十六《列女》皆载:“宋韩世忠妻梁氏,北辰坊人。初江淮兵乱,流落为京口娼家女。”据赵雄所撰韩蕲王墓志铭,梁红玉与之韩世忠合葬在苏州灵岩山。淮安人为之在家乡建祠,附设在北辰坊火神庙内,因其在兄妹中排行第七,故俗称“七奶奶庙”。1959年,淮安县人民政府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恢复新祠。为扩充祠域,便于观瞻,2011年移建于古镇河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整个建筑占地1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一明代建筑风格的院落,由门厅、东西厢房和正殿构成的。各皆有廊,可四周通连。大门南向,门厅3间。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直北大殿5间,门有联:“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殿中神台上置有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擎柱上挂着一副长达54字的对联:“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像二面为介绍梁红玉生平事迹的10幅图片和文物陈列。东厢房3间,为鼓文化展厅。门联云:“身归韩王助战功,亲执桴鼓意义雄。”西厢房3间,为兵器书画厅。门有联云:“梁尘暗落景阳钟,红粉征裙万里戎。”大门外有曲形长廊,与祠堂相对,形成一开放式广场,供游人休闲。东边水中有一高台,上有梁红玉击鼓塑像。

1987年9月24日,梁红玉祠被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