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9日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阅读数:215  

杨文龙

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将“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作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写入其中。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行动纲领,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体化。

构建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建设小微创业园、特色产业园,鼓励利用闲置厂房、农房等建设电商直播、仓储物流和共享创业空间,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要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积极推动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业态的蓬勃发展,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健全机制,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统筹城乡规划布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统筹建设和管护,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要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水路交通出行条件,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提升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水平。要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完善制度,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支持农民群众多渠道参与村级议事协商。要精简优化涉农考核。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进农村基层网格化治理“多格合一”。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加强分类管理、统筹使用。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涉农领域传销、诈骗等经济犯罪,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

乡村振兴承载着亿万农民的美好愿景和期盼,中央一号文件为加快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因地制宜,一体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