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4日
何德明:河下古镇里的“藏宝达人”
阅读数:216
融媒体记者 成林珊 张攀江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河下古镇估衣街的“何氏展览馆”,这间由收藏爱好者何德明开设的展览馆,虽仅有四间小屋,却展出了钱币、邮票、宣传画等上千件藏品,皆是何德明50年来的收藏成果。
在展览馆内,何德明向记者展示了他最新的收藏——一张台南官银票。他介绍,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军民奋起反抗。为解决军费问题,抗日名将刘永福在台南设立官银钱票总局,发行台南官银票、台南官钱票,这件藏品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也从侧面证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何德明今年65岁,自16岁上初中时对钱币产生兴趣,尤其是民国时期的钱币,其独特外观与特殊历史让他着迷。18岁到寄售商店工作后,他接触钱币的机会增多;后来成为单位采购员,全国奔走让他接触到更广泛的钱币市场,还结识了许多藏友,收藏逐渐丰富。从清代官银票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他均有收藏,其中民国国家银行纸币收藏量较大,中央银行纸币有175个不同版别,已收藏一大半。
37岁时,何德明在东南大学担任生活老师,有了更多时间沉淀。他第一次接触邮票是在邮局朋友推销时,出于帮助朋友的想法买下,之后发现邮票和纸币一样文化内涵丰富,便将其纳入收藏。同时,他开始研究党的历史,对中国红色历史充满兴趣。他表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精神十分崇拜,看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宣传画,只要身边没有就会收藏下来,以传承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品德。
2020年,何德明从东南大学退休回淮安,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整理收藏。在楚韵文旅的邀请下,他在河下古镇估衣街开设“何氏展览馆”,馆内绝大部分是红色藏品。他表示,开设展览馆最主要是让年轻一代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德,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