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19日

推动校外辅导站建设提质增效‌

山阳街道关工委‌

阅读数:154  

区关工委领导检查指导山阳街道暑期辅导站工作

2024年,山阳街道关工委在区关工委的热情帮助与精心指导下,认真总结近几年校外辅导站的经验与不足,围绕“让留守儿童和外来农民工子女开心、让上级组织放心、让基层群众满意”这一目标,上下同心,左右联手,全力推动校外辅导站建设提质增效。

‌一、按需布点,构好校外辅导“互联网”‌

一是‌建好中心站‌。加强硬件投入。每年投入5000元左右用于中心站的教学器材添置。加强功能建设。推广“菜单式”课堂设置,探索实践辅导内容特色化、项目化与个性化。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及老干部为主体,大学生志愿者为补充的责任心较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二是‌办好辅导点‌。全力巩固南湾、干沟、大湾、朱黄、席桥中心小学辅导点校站结合成果,在师资力量上再优化,在办学设施上再完善。积极发挥村级作用,动员村居增加投入,实行村校合办辅导点。三是‌提升组织力‌。每年召开由街道组织办牵头的联席会议两次以上,专题会商联办共办中心站与辅导点建设的活动方案、实施路径和工作目标,共同选聘组建以志愿者为主的辅导员队伍,为中心站和辅导点建设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和物力支持。

二、多元投入,唱响校外辅导“大合唱”‌

一是‌依托企业家抓投入‌。街道关工委“十下江南”,争取在沪在苏等地创业成功人士捐资助学。2018年一次性捐助中心辅导站10万元。区人大代表、山阳街道朱黄村在沪企业家黄远超连续4年向朱黄小学辅导点捐资10多万元。二是‌利用故旧抓投入‌。上海量健集团总裁是已故著名骨科专家施喜辉先生的长子。因施老先生在文革时期下放在席桥村,得到了席桥村干部群众的保护与关怀。他临终前向已创业成功的长子提出要感恩席桥。施量健先生自2010年开始,累计资助席桥中心小学160万元。三是‌干好工作争投入‌。区关工委对山阳街道的校外辅导工作非常关心,校外辅导站多次接受市、区关工委实地指导。王秀珍主任每年都要深入站点调研指导,鼓励干好工作。这些年,区关工委每年都在教学器材添置方面给予较多的支持。

三、优化机制,绘好校外辅导“背景墙”‌

一是‌党建引领‌。街道党工委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关工委及辅导站工作的情况汇报,专题研究一次辅导站工作。街道分管领导谋划辅导点布局与人员优化,参与典型宣传和培育工作,帮助完善辅导站工作制度,在资金上给予辅导站工作支持,街道已连续6年每年给予3万元经费拨付。二是‌选树典型‌。选树村居干部典型。刘凤娥、李寿松等一批村居干部作为代理家长分别受到市、区和街道的点名表扬。选树老干部典型。抗战老兵、原淮安县公安局局长韩福森在世时经常进站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在区内外引起反响。选树志愿者典型。小湾村大学生志愿者卢宇飞主动要求担任辅导站义务辅导员。退休老教师袁洪飞退休后一直自愿担任辅导站辅导员。2024年暑假期间,街道关工委组织全体校外辅导站辅导员听取了已退休的小学高级教师袁洪飞与具有小学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刘瑞清的两堂公开课,彰显了引领效应。三是‌强化过程‌。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校外辅导站点考核评比,同步开展特色辅导班创建评选活动,努力营造校外辅导比学赶超的争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