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4日
我区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阅读数:176
通讯员 任步荣 周 峰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不断优化体制、建强机制,取得良好成绩。日前,施河镇被确定为江苏省纳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的经济发达镇。
聚力行政推动,健全改革培育体系。我区坚持系统化思维,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为经济发达镇培育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将经济发达镇培育纳入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建立“双组长”领导机制,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督导。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由编办牵头开展具体工作,累计召开23次专题推进会,协调解决经济发展、审批服务、社会治理等42项(次)短板指标。指导施河镇创新构建“1+2+9”组织体系,党委书记负总责,分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2个专项小组,将镇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明确到班子成员,由9个职能机构负责具体落实。全面压实部门工作职责,编制《施河镇经济发达镇改革任务分解表》,将43个指标事项细化分解至23个区直部门承担,明确到分管人、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闭环责任体系。
聚力精准施策,赋能改革培育活力。我区聚焦施河镇差异化发展需求,构建“三位一体”赋能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高效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统筹调剂区级编制,下沉施河镇2名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开展施河镇派驻机构属地管理改革,制定《施河镇派驻机构属地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兽医站、水利站等派驻机构职权、人员力量重心下移,由施河镇统筹管理。按照“施河点菜、部门端菜”模式,新增赋予施河镇审批服务事项19项,同时动态收回5项、取消2项。推动施河镇开展“三优”(优化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方式、优化资源整合)审批服务提升行动,打造“施好办”审批服务品牌。牵头政法、司法、信访等部门,在施河镇推行“多元集成、多方联动、多格助企”矛调纠纷工作模式,整合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建立“一站式”矛调中心,形成了“施以援手,河风共治”工作品牌。去年以来,施河镇累计受理调处12345工单1121条,化解各类信访矛盾92起,矛盾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聚力长效发展,筑牢改革培育根基。我区围绕经济发达镇培育工作的长期性,构建常态长效制度体系,形成改革攻坚的强力支撑。牵头工信、科技等部门出台扶持施河镇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文件,每年设立1500万元发展基金,推动教育装备、现代羽绒、绿色食品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给予施河镇产镇融合PPP项目2.88亿元补助。制定《深化施河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连续3年制定55项配套政策,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向施河镇倾斜,助力施河镇打造“公司强村”乡村振兴品牌。建立重点联系、问题会办、监测报告“三项机制”和“月报表、季例会”工作机制,定期结合市委编办重点指标通报,研判施河镇相关指标情况,做好面上调度和下沉推进。定期跟踪督导推进会会办事项,对落后指标挂牌督办,推动14个指标提优提质。同时,将经济发达镇培育列入部门履职绩效考核,作为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加减分项,倒逼部门担当作为,6个区直部门因负责的指标排名靠后被扣减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