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4日

写作是追求真理方法

阅读数:266  

朱超群

近期,我正整理近五年来的文稿,计划出版个人文集《觅诗研文》。内容涉及与文友交往、组织活动的发言稿、演讲稿、书评、序言以及写作感悟。早年读过秦牧的《艺海拾贝》、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面向秋野》等书,其中蕴含作家谈创作的心得。我出版此书,旨在分享个人经验,供文学爱好者参考。

写作是个人爱好。许多人热爱写作,付诸实践,或写诗,或著文,或创作小说,目标都是写出佳作。这是一种追求。为此,有人加入民间文学团体,有人努力进入政府支持的协会。在上海,加入市作协是许多人的目标,再往上则是中国作协及其专业分会。这些是追求,也需量力而行。

于我而言,写作也曾是一种工作。年轻时怀揣作家梦,工作之余几乎全情投入写作。20出头时,曾计划三年写百篇中短篇小说,虽完成数量,却因质量不足未能成功,如同产出大量次品的科学实验,未能获得认可发表。然而,写作确实成为了我的工作:在工厂搞宣传十余年,每日与文字打交道;50岁带薪待退后,则在家“专业”写作。50岁至60岁,我出版了10本书,加入了上海市作协和中国散文学会。60岁至今(67岁),又出版了8部书,整理中的书稿将使第二个“十年十本书”计划圆满完成。这便是我“专业”写作的成果。

写作有时也关乎利益。某些作家为追求畅销与名利,不惜触碰暴力、色情甚至抹黑社会的内容。但我坚守底线——生活、做人、写作的底线,毫不含糊。作家是有责任的。大多数作家、诗人及爱好者,是正能量的传播者,他们摒弃不良内容,弘扬社会正义与人性真善美。当然,作品良莠需读者自行明辨。

归根结底,我认为写作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我如此想,也如此践行。写作与追求相伴一生,只为认清真理。何时能真正认清?观历史剧《问苍茫》,尾声陈独秀被解职时,他与毛泽东谈及追求真理,陈引用毛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或许,追求真理确需毕生时间。因此,只要能动笔,我就将在写作中不断追寻,永远追求!

《觅诗研文》书名中,“觅诗”指向现代诗歌写作(包括韵律等)的探索;“研文”则是对小说、散文、诗歌如何写出文体美、语言美、人性美的研究。书中收录近年文稿25篇,主体为发言稿与演讲稿(18篇),辅以写作研究、投稿心得、序言书评等随笔。写作是门艺术,专家著述甚多。我仅以学者思路,分享个人体会、文友交流及发言心得。这些文字如同与文友、读者亲切交谈,传播写作知识。此类文稿我积累颇丰(书评、序言、随笔、讲稿等),本册精选发言与讲稿,愿与文友读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