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07月13日
狠抓项目建设 强化责任担当
施河镇干字当头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
阅读数:1667
本报讯(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张玉叶 倪璐璐)“参加区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我有三点体会:一是信心十足,既是对施河有信心,更是对区委区政府稳中求进、优中快发展有信心;二是压力十足,全区范围内大项目、好项目,对施河今年的发展形势很有压力;三是动力十足,区委区政府对施河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企业家让我感到动力十足,我们有信心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向区委区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昨日,施河镇党委书记黄桂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道。
围绕项目建设,大干快干。该镇按照区委“项目为王”的总体要求,注重乡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特别是加大对教育体育装备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招引。紧盯在建的3个亿元项目、1个5000万元项目和1个3000万元农业项目不放松,抢时间、重帮办、抓进度。下半年,确保总投资1.1亿元的体育器材项目、幼儿玩具项目和电子书包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确保2个亿元项目通过市竣工验收。
围绕创成省级经济开发区,苦干实干。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关心下,目前已经进入国家审核阶段。下半年,该镇将集中精力,高起点做好产业园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水准。以省道348、264等重点交通工程项目为契机,吸引更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向施河集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创建提供有利的条件。
围绕产业引领,善干优干。该镇紧紧抓住现代教育体育装备产业的发展契机,促进产业集聚达90%以上。重抓技改投入,投资3000万元对8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引进高科技设备、升级工艺流程等方法,实现产能提升、产业升级。同时还要注重多产业协同发展,农业产业要做出施河特色,适时发展“互联网+教学具”和“互联网+农业”,推动产业向深加工、电子商务领域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要勇挑重担,确保完成区委下达的文化企业培育变更任务,发展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